鬫字详情

𭗱

kànㄎㄢˋ

鬥部

21画

12

22画 (鬫)

半包围结构

LNMJK LNNJK

CCCM

77448

U 9B2B

HGGT

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钩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撇、横、撇、点

鬫字概述

〔鬫〕字拼音是(kàn),部首是鬥部,总笔画是21画

〔鬫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鬥、敢”。

〔鬫〕字仓颉码是LNMJK LNNJK,五笔是HGGT,四角号码是77448,郑码是CCCM

〔鬫〕字的UNICODE是U+9B2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723,UTF-32:00009B2B,UTF-8:E9 AC AB。

〔鬫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kànㄎㄢ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87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8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455頁,第3

廣韻》:火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虎檻切;《正韻》:虎覽切,𡘋音喊 —— 虎聲。詩・大雅》:鬫如虓虎。又,《前漢・敘傳》:七雄虓鬫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許鑒切,喊去聲 —— 獸怒聲。

增韻》:鬫本从鬥,俗今从門。正字通》:闞望闞姓之闞,當从門,卽《孟子》王使人瞯夫子之瞯,訓竊視;虓鬫之鬫當从鬥,卽《》鬫如虓虎之鬫,訓奮怒。

注解

〔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鬥部

〔鬫〕字拼音是kàn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鬥、敢

〔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àn] ⑴ 同“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