髟字详情

biāoㄅㄧㄠ

髟部

10画

10画 (髟)

左右结构

SIHHH

CH

72722

7561

8752

U 9ADF

DET

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撇折、点、撇、撇、撇

髟字概述

〔髟〕字拼音是(biāo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镸、彡”,五行属水。

〔髟〕字仓颉码是SIHHH,五笔是DET,四角号码是72722,郑码是CH,中文电码是7561,区位码是8752

〔髟〕字的UNICODE是U+9A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47,UTF-32:00009ADF,UTF-8:E9 AB 9F。

汉字解释

biāoㄅㄧㄠ

基本解释

毛发下垂的样子:“斑鬓~以承弁兮。”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头发下垂的样子 (of hair)drooping斑鬓髟以承弁兮。——潘岳《秋兴赋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74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2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8頁,第27

唐韻》:甫遙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𤰞遙切,𡘋音猋。說文》:長髮猋猋也。潘岳〈秋興賦〉:斑𩯭髟以承弁兮。【李善註】白黑髮雜而髟。

又,《後漢・馬融傳》:羽毛紛其髟鼬。【註】髟鼬,羽旄飛揚貌。

又,《廣韻》:甫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必幽切;《正韻》:補尤切,𡘋音彪。又,《集韻》:匹妙切,音剽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唐韻》:所銜切;《集韻》:師銜切,𡘋音杉 —— 屋翼也。

注解

〔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

〔髟〕字拼音是biāo,左右结构。

〔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iāo] ⑴ 毛发下垂的样子:“斑鬓~以承弁兮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必凋切、所銜切頁碼297頁,第8

髟長髮猋猋也。从長从彡。凡髟之屬皆从髟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彡,猶毛也。會意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、金文从人,上象長髮之形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所咸反頁碼742頁,第4行,第1

髟長髮猋猋也。從長,從彡。凡髟之屬,皆從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所銜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00頁,第1許惟賢745頁,第1

髟《長髮》猋猋也。

段注猋與髟曡韵。猋猋當依《玉篇》作髟髟。《通俗文》曰:髮垂曰髟。潘岳秋興賦。斑鬢髟以承弁。按《馬融・長笛賦》。特麚昏髟。注。髟,長髦。《廣成頌》曰:羽旄紛其髟鼬。旚繇之假借字也。

从長彡。

段注彡猶毛也。會意。《五經文字》必由反。在古音三部,桼部䰍从此爲聲。可得此字之正音矣。音轉乃爲必凋切匹妙切。其云所銜切者,大謬。誤認爲彡聲也。

一曰白黑髮襍而髟。

段注依李善秋興賦注補此八字。而似當作曰。

凡髟之屬皆从髟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髟【標】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之,由「」和「彡」二字構成。,隸定作「長」,義為「長髮之人」,引申可作一切長解;彡,義為「刷畫的花紋」,在此比擬為毛髮。二字相合成「髟」,可會以「頭髮很長」的意思。字經隸書,體變作,稍失其形。楷書作髟,沿自隸書之形以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
髟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83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741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565頁
4說文校箋第379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356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281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2199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432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896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31頁,第10字
11標注說文第368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305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947頁【補遺】第17356頁
14通訓定聲第103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766頁【崇文】第3061頁
16說文句讀第1211頁
17說文新證第706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72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855頁,第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