摽字详情
摽
摽字概述
〔摽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iào、biāo),部首是扌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摽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扌、票”,五行属水。
〔摽〕字仓颉码是QMWF,五笔是RSFI,四角号码是51091,郑码是DFBK。
〔摽〕字的UNICODE是U+647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5725,UTF-32:0000647D,UTF-8:E6 91 BD。
〔摽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631。
〔摽〕字异体字是拋、𢶏、𢸂、𢹰、𢿏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79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52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00頁,第2字
音《唐韻》:符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婢小切,𡘋音鰾,讀若瓢上聲。《說文》:擊也。一曰挈𨷲牡也。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摽蘦,落也。《詩・召南》:摽有梅。
义又,拊心貌。《詩・邶風》:寤辟有摽。【傳】辟拊心也。【疏】謂拊心之時,其手摽然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被表切,音殍 —— 亦落也。《詩》:摽有梅。徐邈讀。
音又,《唐韻》:撫招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紕招切,𡘋音漂 —— 亦擊也。與𢿏同。《左傳・哀十二年》:長木之斃,無不摽也。【註】長木斃踣于地,不擇物而後摽擊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匹妙切,音剽,讀若漂去聲 —— 義同。又,落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毗召切,音驃 —— 讀若瓢去聲 —— 亦擊也。
音又,匹歷切,音霹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𤰞遙切,音飇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麾也。《公羊傳・莊十三年》:曹子摽劒而去之。《孟子》:摽使者,出諸大門之外。
义又,刀末也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摽末之功。【註】刀末之摽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匹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披交切 —— 𡘋與拋同。《說文》:拋或从手,票聲 —— 通用摽。互見拋字註。〇【按】《唐韻》:符少切,本筱韻,上聲。《說文》誤收去聲。新添《廣韻》攺頻小切,宜從之。
注解
〔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摽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iào、bi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票。
〔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iào] ⑴ 紧紧地捆绑物体使其相连⑵ 比着⑶ 用胳膊紧紧地钩住⑷ 亲近,依附(多含贬义)⑸ 落⑹ 打,击:“长木之毙,无不~也”。⑺ 捶胸的样子:“静言思之,寤辟有~”。㈡ [biāo] ⑴ 挥之使动:“曹子~剑而去之”。⑵ 高扬:“~然若秋云之远”。⑶ 古同“标”,标榜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符少切頁碼第403頁,第20字續丁孫
𢹰
異體摽
擊也。从手𤐫聲。一曰挈𨷲牡也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頻小反頁碼第969頁,第1行,第3字述
擊也。從手票聲。一曰挈鑰牡也。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:「長水之斃,無不摽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符少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403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44頁,第9字
擊也。
段注《左傳》。長木之斃。無不摽也。杜云:摽,擊也。《柏舟》傳曰:摽,拊心皃。
从手。𤐫聲。
段注符少切。二部。左《釋文》敷蕭、普交二切。
一曰挈𨷲牡也。
段注𨷲牡,一物也。見《門部》。挈者,提而启之也。葉鈔本𨷲作門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摽與[捊]一聲之轉,餓莩讀餓𦰹是也。
摽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96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17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6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0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7頁,第1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75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965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93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50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7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08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1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825頁【補遺】第1780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17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51頁【崇文】第420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3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97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659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1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