馕字详情

nángㄋㄤˊnǎngㄋㄤˇ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饣部

25画

22

28画 (𧟘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VJBV

OXER

25732

6646

U 9995

QNGE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竖提、撇、捺

馕字概述

〔馕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náng、nǎng),部首是饣部,总笔画是25画

〔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饣、囊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馕〕字仓颉码是NVJBV,五笔是QNGE,四角号码是25732,郑码是OXER,区位码是6646

〔馕〕字的UNICODE是U+999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317,UTF-32:00009995,UTF-8:E9 A6 95。

〔馕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497

〔馕〕字异体字是𧟘

汉字解释

1nángㄋㄤˊ

基本解释

一种烤制的面饼,中国维吾尔、哈萨克等民族当作主食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用小麦面或玉米面烤制的圆饼 pancake of wheat or corn flour,为维吾尔、哈萨克、柯尔克孜等族的主要食物之一。
他晚上送了一块馕给我
2.另见 nǎng。

2nǎngㄋㄤˇ

基本解释

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拼命地往嘴里塞食物。
cram food into one' s mouth;
你这馕糠的夯货! —— 《西游记》
馕嗓(拼命往嘴里塞食物);馕糠(詈词。如畜生般吃糠);馕糟(如畜生般吃糟糠。也指吃糟糠的畜生)
2.另见 náng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𧟘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下 部首: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00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28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104頁,第9

集韻》:乃浪切,音𥗾 —— 與儾、𦈃𡘋同。類篇》:寬緩也。

注解

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下,康熙部首是衣部

𧟘〕字拼音是n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衤、囊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人漾切頁碼164頁,第23

饟周人謂餉曰饟。从𠊊𧞻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庶棖反頁碼411頁,第2行,第2

饟周人謂餉曰饟。從食襄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人漾切古音第十部頁碼880頁,第2許惟賢390頁,第7

饟周人謂餉曰饟。

段注《周頌》曰:其饟伊黍。正周人語也。《釋詁》曰:饁饟饋也。

𠊊。襄聲。

段注人漾切。十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饟與餉實一字。《漢書》蕭何饋饟即饋餉。

饟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25頁,第16字
2陳昌治本第423頁,第9字
3黃侃手批第331頁
4說文校箋第210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202頁,第15字
6說文今釋第720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26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835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05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29頁,第9字
11標注說文第208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166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5371頁【補遺】第16793頁
14通訓定聲第356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431頁【崇文】第1721頁
16說文句讀第645頁
17章授筆記第219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350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519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