陫字详情

𭗱

fèiㄈㄟˋ

阝部

10画

8

16画 (陫)

左右结构

NLLMY

YKC

71211

U 966B

BDJD 86 、 BHDD 98

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

陫字概述

〔陫〕字拼音是(fèi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非”或“、非”。

〔陫〕字仓颉码是NLLMY,五笔是BDJD86,BHDD98,四角号码是71211,郑码是YKC

〔陫〕字的UNICODE是U+96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507,UTF-32:0000966B,UTF-8:E9 99 AB。

〔陫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fèiㄈㄟˋ

基本解释

〔~侧〕古同“悱恻”,心中悲苦,如“隐思君兮~~。”
古同“”,隐蔽;狭隘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38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2頁,第19

標點整理本: 第1341頁,第13

集韻》:蒲枚切,音裴。玉篇》:山名。

又,《廣韻》:浮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父尾切,𡘋音膹。廣韻》:𨹟也。亦作䨾。集韻》或作𨻃

又,《集韻》:父沸切,音費 —— 隱也。楚辭・九歌》隱思君兮陫側,本作厞,或作𩇪

注解

〔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陫〕字拼音是f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非

〔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èi] ⑴ 〔~侧〕古同“悱恻”,心中悲苦,如“隐思君兮~~。”⑵ 古同“厞”,隐蔽;狭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