棐字详情
棐
棐字概述
〔棐〕字拼音是(fěi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棐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非、木”或“非、朩”。
〔棐〕字仓颉码是LYD,五笔是DJDS86,HDHS98,四角号码是11904,郑码是KCF,中文电码是2787。
〔棐〕字的UNICODE是U+68D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832,UTF-32:000068D0,UTF-8:E6 A3 90。
〔棐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345。
〔棐〕字异体字是𩇹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70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32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77頁,第2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府尾切;《集韻》:𡚱尾切;《正韻》:敷尾切,𡘋音菲。《說文》:輔也。【徐曰】輔卽弓檠也,故从木。《書・大誥》:天棐忱辭。〈洛誥〉:朕敎汝以棐民彝。
义又,與榧同,木名,可爲几。《晉書・王羲之傳》:見門生,棐几滑淨作書。
义又,與篚同。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歲入貢棐。應劭云:方曰箱,橢曰棐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文十三年》:鄭伯會公于棐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04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1頁,第36字
《洛誥》朕敎汝以棐民彝。
謹照原文改聽朕敎汝于棐民彝。
注解
〔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棐〕字拼音是fě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非、朩。
〔棐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ěi] ⑴ 辅助:“孰神不~兮,陨子于溪。”⑵ 古通“菲”,菲薄。⑶ 古通“榧”,香榧,常绿乔木。⑷ 古通“篚”,盛东西的椭圆形竹器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敷尾切頁碼第194頁,第16字續丁孫
棐
輔也。从木非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斧尾反頁碼第498頁,第6行,第1字述
輔也。從木非聲。
鍇注臣鍇按:棐,輔也。輔即弓檠也,故棐從木。又木名。按羊欣《筆法》云:「王羲之見其門生棐几滑浄即書之。」臣鍇按:棐木似杉而細白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府尾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81頁,第2字許惟賢第476頁,第3字
輔也。
段注尚書多言棐。《釋詁》曰:弼棐輔比俌也。按棐葢弓檠之類。
從木。非聲。
段注府尾切。十五部。按此篆失其舊次。
棐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83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498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8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50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40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856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50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25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26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52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47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98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266頁【補遺】第1691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216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20頁【崇文】第20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785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1002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598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