际字详情

ㄐㄧˋ
最常用字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阝部

7画

5

19画 (際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LMMF

YBK

71291

7139

2842

U 9645

BFIY

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横、横、竖钩、撇、点

际字概述

〔际〕字拼音是(jì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阝、示”或“、示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际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阜( fù ),祭声。本义是两墙相合之缝。

〔际〕字仓颉码是NLMMF,五笔是BFIY,四角号码是71291,郑码是YBK,中文电码是7139,区位码是2842

〔际〕字的UNICODE是U+964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469,UTF-32:00009645,UTF-8:E9 99 85。

〔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911,属常用字

〔际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ㄐㄧˋ

基本解释

交界或靠边的地方。无边无~。天~。春夏之~。
彼此之间。校~互助。人~关系。
时候。值此生死存亡之~。
当,适逢其时。~此盛会。
交接,接近。善于交~。
遭遇(多指好的)遭~。~遇。
中间,里边。胸~。脑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阜( fù ),祭声。本义:两墙相合之缝。
2.同本义。
joint of two walls;
际,壁会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。段玉裁注:两墙相合之缝也。
3.泛指合缝的地方;缝隙。
joint;
凿棺际而安之。 —— 南朝 梁· 江淹《铜剑赞》覆盖周密无际。 —— 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4.边缘。
edge; border;
东南大海际。 —— 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横无际涯。 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川原无际。 —— 清· 薛福成《观巴黎油画记》
岩际;水际;无边无际;边际;天际;九天之际;一望无际;分际;漫无边际。
5.时候;时机。
occasion;
败军之际。 —— 诸葛亮《出师表》去就之际。 —— 南朝梁· 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革灭之际。 —— 宋· 苏洵《权书·六国论》天宝之际。 —— 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会议召开之际;兴利除害之际;受任于败军之际;实生此际。
6.中间,彼此之间。
between;
利害之际。 —— 宋· 苏轼《教战守》
国际;校际;省际;星际;脑际;胸际。
7.旁边;近旁。
side; nearby; near;
宿云鹏际落,残月蚌中开。 —— 宋之问《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》
8.其时;适逢…的时候。
on the occasion of;
际夜转西壑,隔山望南斗。 —— 綦母潜《春泛若耶溪》
际此盛会。
动词
1.交会;会合。
joint;
无往不复,天地际也。 —— 《易·泰》
2.适逢;恰遇。
meet;
良辅超拔于际会。 —— 《论衡·偶会》昔张士逊亦以旧学际遇,用太傅致仕。 —— 《宋史·何执中传》豪杰相逢鱼得水,英雄际会弟投兄。 —— 《水浒传》
遭际;际遇(幸遇;适逢);际会(遭遇;遇会;会合);际会风云(喻好的际遇);际逢(遇到)
3.达到;连接。
arrive;
高不可际,深不可测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原道》
4.靠近或沿着。
close to;
北山陡起,下与河际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·游龙门记》
际海;际水;际晓(犹黎明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53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9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1348頁,第17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子例切,音祭。說文》:壁會也。玉篇》:合也。廣韻》:會也。易・泰卦》:天地際也。〈坎卦〉:剛柔際也。前漢・翼奉傳》:《》有五際。【註】《詩內傳》曰:五際,卯、酉、午、戌、亥也。隂陽終始際會之歲,於此則有改變之政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際、接、翜,捷也。【註】捷謂相接續也。【疏】際者,相會之捷也。小爾雅》:際,接也。

又,交際。孟子》:萬章曰:敢問交際何心也。莊子・徐無鬼》:仁義之士貴際。唐書・房琯傳》:不諧際人事。

又,《玉篇》:方也。廣韻》:邊也、畔也。易・豐卦》:天際翔也。莊子・知北遊》:物物者,與物無際;而物有際者,所謂物際者也。不際之際,際之不際者也。

又,叶子悉切,音卽。黃庭經》:三明出華生死際,父曰泥丸母雌一。

又,叶子結切,音卩。王筠詩:神芝耀七明,山蒲含九節;日軒若迴駕,相待靑雲際。

注解

〔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際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祭

〔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ì] ⑴ 交界或靠邊的地方⑵ 彼此之間⑶ 時候⑷ 當,適逢其時⑸ 交接,接近⑹ 遭遇(多指好的)⑺ 中間,裏邊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子例切頁碼482頁,第1

際壁會也。从𨸏祭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子歲反頁碼1123頁,第7行,第1

際壁會也。從𨸏祭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子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42頁,第2許惟賢1279頁,第3

際壁會也。

段注㒳牆相合之縫也。引申之,凡㒳合皆曰際。際取壁之㒳合,猶閒取門之㒳合也。詩《菀桺・鄭箋》。瘵,接也。此謂叚瘵爲際。

𨸏。祭聲。

段注子例切。十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际,岩壁交接的地带。字形采用“左耳旁”(阜),“祭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從阜、祭聲。《說文》:「際,壁會也。」段注:「兩牆相合之縫也。引申之凡兩合皆曰際。際,取壁之兩合,猶閒取門之兩合也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际。

際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55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233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914頁
4說文校箋第645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573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2137頁,第5字
7說文約注第3565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7156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045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82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619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510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4005頁【補遺】第18100頁
14通訓定聲第2677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78頁【崇文】第5109頁
16說文句讀第2109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840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322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