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字详情
期
期字概述
〔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qī、jī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其、月”,五行属木。
〔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月,其声。金文从日,其声。战国古文从日,丌( qí)声。日、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。本义是约会,约定。
〔期〕字仓颉码是TCB,五笔是ADWE86,DWEG98,四角号码是47820,郑码是ECQ,中文电码是2601,区位码是3858。
〔期〕字的UNICODE是U+671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399,UTF-32:0000671F,UTF-8:E6 9C 9F。
〔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542,属常用字。
〔期〕字异体字是㫷、其、朞、稘、𠔸、𡢁、𣅆、𣇳、𣍠、𣍡、𣍣、𣔔、𥟝、𦝁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月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20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06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54頁,第4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渠之切,音其。《說文》:會也。《易・歸妹》:歸妹愆期。
义又,《書・大禹謨》:耄期倦于勤。《禮・曲禮》:百年曰期頤。【註】期,猶要也。
义又,《書・大禹謨》:期于予治。【傳】期,當也,當于治體。
义又,《前漢・路溫舒傳》:刻木爲吏,期不對。【註】期,必也。
义又,《莊子・庚桑楚》:志乎期費。【註】期,卒也;費,耗也。
义又,《莊子・寓言篇》: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,是非先也。【註】期,待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時也、契約也。《廣韻》:信也、限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宮》:八達謂之崇期。【註】四道交出。
义又,口吃。《史記・周昌傳》:臣期期知其不可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之切,音姬 —— 朞,亦書作期。《易・繫辭》:凡三百有六十,當期之日。又,《左傳・昭二十三年》:叔孫旦而立期焉。【註】從旦至莫爲期。【釋文】期,本又作朞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渠尤切。班婕妤〈自悼賦〉:奉供養於東宮兮,托長信之末流;共灑埽於帷幄兮,永終死以爲期。
音又,叶巨椅切。〈漢淳于長夏承𥓓〉:於𥠇皇祖,天挺應期;佐時理物,紹從先軌。
注解
〔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月部。
〔期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qī、j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其、月。
〔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月,其声。金文从日,其声。战国古文从日,丌( qí)声。日、月都有表时间的意思。本义是约会,约定。
〔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] ⑴ 规定的时间,或一段时间⑵ 量词,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⑶ 盼望,希望⑷ 限度:“征敛无~求索无度”。⑸ 必,决定:“~死,非勇也”。⑹ 〔~颐〕指人活到一百岁。⑺ 地质学上指在一个国境内或一个大区域内,小于“世”的地质年代单位。㈡ [jī] ⑴ 一周年,一整月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渠之切頁碼第221頁,第17字續丁孫
期
會也。从月其聲。
𣅆
古文期从日、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虔之反頁碼第566頁,第1行,第1字述
會也。從月其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日行遲,月行疾,似與日期會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566頁,第2行,第1字述
古文從日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丌,古其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渠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253頁,第1字許惟賢第550頁,第1字
會也。
段注會者,合也。期者,要約之意。所以爲會合也。叚借爲期年,期月字。其本字作稘。期行而稘廢矣。《周禮》質人,《士虞禮》古文期年字作基。
从月。
段注月猶時也。要約必言其時。
其聲。
段注渠之切。一部。
古文从日丌。
段注日猶時也。丌聲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會也。期年當作稘。
會也。期年=稘年。
會也。期年,期服字當作稘。
白话解释
期,两个时间点相重合。字形采用“月”作边旁,“其”是声旁。“期”字,古文字形采用“日、丌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「期」字甲骨文未見。金文作從日、其聲;或從月、其聲。不管從「日」或從「月」,都表示約定時日來相會合的意思。「其」聲則標示音讀。金文中偏旁安排比較不固定,除作「期」外,還可作「㫷」或「?」。戰國文字也有作從日、丌聲的。篆文繼承從月、其聲的寫法。《說文》古文繼承從日、丌聲的寫法,只不過將「日」置於「丌」內。隸書、楷書皆從篆文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36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61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3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82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70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973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671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57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3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2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78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26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6976頁【補遺】第1704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26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590頁【崇文】第23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0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89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502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671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