锕字详情

ā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钅部

12画

7

16画 (錒)

左中右结构

形声字

OPNLR

PYAJ

81720

0026

7925

U 9515

QBSK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钩

锕字概述

〔锕〕字拼音是(ā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锕〕字是左中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阿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锕〕字仓颉码是OPNLR,五笔是QBSK,四角号码是81720,郑码是PYAJ,中文电码是0026,区位码是7925

〔锕〕字的UNICODE是U+951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165,UTF-32:00009515,UTF-8:E9 94 95。

〔锕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190

〔锕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ā

基本解释

一种放射性元素,由铀衰变而成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一种放射性的三价金属元素,原子序数89,其化学性质类似于镧,由镤经放射α粒子生成,半衰期为22年,尤见于沥青铀矿中 actinium——元素符号Ac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36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310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297頁,第25

集韻》:於河切,音阿 —— 本作鈳。鈳䥈,釜屬。

注解

〔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錒〕字拼音是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阿

〔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ā] ⑴ 见“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