呵字详情
呵
呵字概述
〔呵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ē、a、kē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可”,五行属水。
〔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可声。本义是怒责,大声发怒地喝斥。
〔呵〕字仓颉码是RMNR,五笔是KSKG,四角号码是61020,郑码是JAJ,中文电码是0725,区位码是2639。
〔呵〕字的UNICODE是U+547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621,UTF-32:00005475,UTF-8:E5 91 B5。
〔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085,属次常用字。
〔呵〕字异体字是㰤、哈、啊、嗬、訶、𠀀、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24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83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0頁,第11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虎何切,音𩑸。《玉篇》:責也,與訶同。《廣韻》:怒也。《周禮・地官・比長》〔註〕:鄕中無授,出鄕無節,過所則呵問,繫之圜土,考辟之也。《史記・李廣傳》:霸陵尉醉呵止廣。
义又,通作苛。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掖門僕射苛問。
音又,《集韻》:《博雅》云:呵呵,笑也。一曰氣出,亦作㰤。
义又,《韻會》:慢應聲,通作阿。
音又,《韻會》:寒歌切,音河。《類篇》:譙問也。通作何。《史記・衞綰傳》:景帝立,歲餘不譙呵綰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譙呵音誰何,猶借訪。一曰譙呵者,責讓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許箇切,音𧬱 —— 噓氣也。一曰責也。
注解
〔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呵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ē、a、k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可。
〔呵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可声。本义是怒责,大声发怒地喝斥。
〔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ē] ⑴ 怒责⑵ 吁气⑶ 象声词,形容笑⑷ 叹词,表示惊讶㈡ [a] ⑴ 同“啊”。㈢ [kē] ⑴ 〔~叻〕地名,在泰国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虎何切頁碼第150頁,第10字續丁孫
𠀀
反丂也。讀若呵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獻他反頁碼第384頁,第1行,第1字述
反丂也。讀若呵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虎何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812頁,第3字許惟賢第361頁,第4字
反丂也。讀若呵。
段注虎何切。十七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𠀀【呵】。漢人讀呵,今人用阿【汙】。
别國發聲多用阿,中國發聲多用呵,呵輕于阿也。中原發聲用阿,苗人發聲用呵,呵先于阿,是中國其先苗民也。後則呵皆變為阿矣。𠀀後从阿借之,又變為猗,《經典釋文》讀以何切。猗亦可用于「下如斷之猗」,即𠀀之借。
𠀀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98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9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0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97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88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7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18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69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983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0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95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55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07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48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06頁【崇文】第16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9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03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38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86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