钷字详情

ㄆㄛˇ
三级汉字通用字

钅部

10画

5

13画 (鉕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OPSR

PHJ

81716

7182

7862

U 94B7

QAKG

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折/竖弯

钷字概述

〔钷〕字拼音是(pǒ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叵”,五行属金。

〔钷〕字仓颉码是OPSR,五笔是QAKG,四角号码是81716,郑码是PHJ,中文电码是7182,区位码是7862

〔钷〕字的UNICODE是U+94B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071,UTF-32:000094B7,UTF-8:E9 92 B7。

〔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005

〔钷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ㄆㄛˇ

基本解释

一种人造的放射性元素。钷的乙种射线能使磷光体发光,用来制造荧光粉、航标灯,亦用来制造小而轻的原子电池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稀土族的一种金属元素,自然界中不存在其稳定的同位素,发现的钷为放射性形式,是铀的裂变产物,也可从中子照射制得,半衰期2。64年。表现出其它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 promethium——元素符号Pm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1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301頁,第11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9頁,第11

集韻》:滂禾切,音頗 —— 鉕鐸,銅器。

注解

〔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叵

〔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ǒ] ⑴ 一種人造的放射性元素。鉕的乙種射線能使磷光體發光,用來製造螢光粉、航標燈,亦用來製造小而輕的原子電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