鏚字详情
鏚
鏚字概述
〔鏚〕字拼音是(qī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鏚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戚”或“釒、戚”。
〔鏚〕字仓颉码是CIHF,五笔是QDHT86,QDHI98,四角号码是83150,郑码是PHAK。
〔鏚〕字的UNICODE是U+93D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850,UTF-32:000093DA,UTF-8:E9 8F 9A。
〔鏚〕字异体字是戚、𨭟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58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20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07頁,第27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倉歷切 —— 同「戚」。《廣韻》:干鏚,斧鉞也。《左傳・昭十二年》:君王命剝圭以爲鏚柲。【註】鏚,斧也;柲,柄也。《淮南子・本經訓》:干鏚羽旄。
注解
〔鏚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鏚〕字拼音是q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戚。
〔鏚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qī] ⑴ 古同“戚”,古代一种形似斧的兵器:“干~羽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