鄹字详情
鄹
三级汉字通用字
鄹字概述
〔鄹〕字拼音是(zōu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聚、阝”或“聚、⻏”,五行属金。
〔鄹〕字仓颉码是SONL,五笔是BCTB86,BCIB98,四角号码是17227,郑码是CEGY,区位码是5924。
〔鄹〕字的UNICODE是U+91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177,UTF-32:00009139,UTF-8:E9 84 B9。
〔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837。
〔鄹〕字异体字是聚、郰、鄒、𨜈、𨝮、𨞮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060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78頁,第3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65頁,第20字
义《廣韻》同「鄒」。詳前郰字註。
注解
〔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鄹〕字拼音是zō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聚、⻏。
〔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ōu] ⑴ 古地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曲阜县东南。孔子的家乡。⑵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即“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