逅字详情

hòuㄏㄡ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辶部

9画

6

13画 (逅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YHMR

WPAJ

32306

6626

6943

U 9005

RGKP

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横折折撇、捺

逅字概述

〔逅〕字拼音是(hòu),部首是辶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逅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辶、后”,五行属木。

〔逅〕字仓颉码是YHMR,五笔是RGKP,四角号码是32306,郑码是WPAJ,中文电码是6626,区位码是6943

〔逅〕字的UNICODE是U+900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869,UTF-32:00009005,UTF-8:E9 80 85。

〔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268

〔逅〕字异体字是𨒙

汉字解释

hòuㄏㄡˋ

基本解释

〔邂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(形声。从辵( chuò ),表示与行走有关,后声。邂逅:未相约而遇见)——“邂逅”( xièhòu ):不期而遇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辵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10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256頁,第29

標點整理本: 第1240頁,第15

唐韻》:胡遘切;《集韻》:下遘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茂切,𡘋𠋫說文》:邂逅,相遇也。增韻》:不期而會曰邂逅。詩・鄭風》:邂逅相遇。

又,《集韻》:居𠋫切,音遘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很口切,音厚。詩・唐風》:綢繆束芻,三星在隅。今夕何夕,見此邂逅。隅音偶。

又,《集韻》:下溝切,音侯 —— 邂逅,解悅貌。字彙補》亦作不固之貌。

注解

〔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

〔逅〕字拼音是h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后

〔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òu] ⑴ 〔邂~〕见“邂”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胡遘切頁碼55頁,第25

逅邂逅也。从辵后聲。

白话解释

逅,邂逅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后”作声旁。

逅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07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159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132頁
4說文校箋第75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70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243頁,第2字
7說文探原第1067頁,第2字
8說文集注第369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44頁,第1字
10標注說文第76頁,第9字
11說文注箋第577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2581頁
13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467頁,第2字
14古字釋要第205頁,第2字
15新附通誼第7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