候字详情
候
候字概述
〔候〕字拼音是(hòu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丨、矢”,五行属水。
〔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古文作“矦”。从人,侯声。本义是守望;侦察。
〔候〕字仓颉码是OLNK,五笔是WHND,四角号码是27284,郑码是NIXM,中文电码是0230,区位码是2682。
〔候〕字的UNICODE是U+501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505,UTF-32:00005019,UTF-8:E5 80 99。
〔候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964,属常用字。
〔候〕字异体字是𠊱、𠋫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頁,第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2頁,第24字
音《唐韻》:胡遘切;《集韻》:下遘切,𡘋音後 —— 訪也。又,伺望也。《前漢・張禹傳》:上臨候禹。又,《釋名》:候,護也,可護諸事也。
义又,候人,道路迎送賔客之官。《詩・曹風》:彼候人兮,何戈與祋。
义又,斥候。孫奕《示兒編》:斥候謂檢行險阻,伺候盜賊。俗作堠。
义又,氣候,證候。
音又,叶後五切,音祐。楊泉〈蠶賦〉:爰求柔桑,切若細縷;起止得時,燥溼是候。
义《說文》有𠊱無候。互見前侯字註。
注解
〔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候〕字拼音是h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、。
〔候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古文作“矦”。从人,侯声。本义是守望;侦察。
〔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òu] ⑴ 等待⑵ 看望,问好⑶ 时节⑷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⑸ 古代把五天称为“一候”,现气象学上仍沿用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遘切頁碼第262頁,第7字續丁孫
𠊱
異體𠋫、候
伺望也。从人矦聲。
附注俞樾《兒笘錄》:「樾謂矦既从人,𠊱又从人,緟復無理,乃後出字也。古𠊱字止作矦……葢矦者射矦也,人所望而射也,故矦字即有伺望義,許君以伺望為𠊱字說解,不知其即為矦字引申義也。矦篆下古文有𥎦,葢古文止為𥎦,後从人作矦,又从人作𠊱,孳乳益多,非古字矣。」按:矦,𠊱當為古今字。𠊱,今作候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寒豆反頁碼第673頁,第4行,第1字述
伺望也。從人矦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候,守封疆吏也。《周禮》:『郊有候館。』《國語》:『候不在疆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胡遘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496頁,第2字許惟賢第657頁,第2字
司望也。
段注司各本作伺。非。今正。司者今之伺字也。《曹風》𠋫人傳云:𠋫人,道路送賓客者。《周禮》𠋫人注云:𠋫,𠋫迎賓客人來者。按凡覻伺皆曰𠋫。因之謂時爲𠋫。
从人。侯聲。
段注胡遘切。四部。
候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5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9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0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33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6頁,第7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42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51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37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8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4頁,第1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7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93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85頁【補遺】第1720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73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93頁【崇文】第27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7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56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72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