诱字详情

yòuㄧㄡˋ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讠部

9画

7

11画 (㕗)14画 (誘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IVHDS

SMYM

32727

6131

5153

U 8BF1

YTEN 86 、 YTBT 98

点、横折提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撇

诱字概述

〔诱〕字拼音是(yòu),部首是讠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讠、秀”,五行属土。

〔诱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言,秀声。字本作“羑”,从厶( sī ),从羑( yǒu )。厶,同“私”。羑,诱导。本义是教导;引导;劝导。

〔诱〕字仓颉码是IVHDS,五笔是YTEN86,YTBT98,四角号码是32727,郑码是SMYM,中文电码是6131,区位码是5153

〔诱〕字的UNICODE是U+8BF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825,UTF-32:00008BF1,UTF-8:E8 AF B1。

〔诱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715,属常用字

〔诱〕字异体字是𥤃

汉字解释

yòuㄧㄡˋ

基本解释

劝导,教导。~导。~发。
使用手段引人。引~。利~。
称美之辞:“~然与日月争光”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1.形声。从言,秀声。字本作“”,从厶( sī ),从羑( yǒu )。厶,同“”。羑,诱导。本义:教导;引导;劝导。
2.同本义。
instruct; teach; guide; advise;
诱,引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不诱于誉,不恐于诽。 —— 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夫子循循然善诱人,博我以文,约我以礼,欲罢不能。 —— 《论语·子罕》
诱动(劝诱打动);诱训(诱导教诲);诱进(诱导进取)
3.引诱。
lure; seduce;
无诱于势利。 —— 唐· 韩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盖以诱敌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诱兵(战争时诈败以引诱敌人中计的士兵或引诱敌兵);诱敌(诱引敌人进入埋伏的地方)
4.向导,引路。
guide;
步及骤处兮,诱骋先。 —— 《楚辞·招魂》
诱接(招引接纳;诱纳);诱协(利诱协迫)
5.欺狂,诱骗。
deceire; inveigle; trap;
彼美郦生,既为交亲,诱袭军印,岂无他人。 —— 唐· 吕温《繇鹿赋》
诱略(诱骗,掠夺);诱狎(诱奸);诱哄(诱惑哄骗);诱巧(以狡猾手段欺骗人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厶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81頁,第20

同文書局本: 第164頁,第27

標點整理本: 第94頁,第55

唐韻》:與久切;《集韻》:以九切,𡘋音酉。廣韻》:同「誘」。說文》:相訹呼也。玉篇》:訹,誘也。

集韻》或作䛻、𥤃玉篇》或作羑。

注解

〔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厶部

〔㕗〕字拼音是yòu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羑、厶

〔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òu] ⑴ 同“誘”。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79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1162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137頁,第10

唐韻》:與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以九切;《正韻》:云九切,𡘋音酉。爾雅・釋詁》:進也。又,《詩・𨻰風・衡門序》:衡門,誘僖公也。【箋】進也。

又,《玉篇》:相勸也。廣韻》:道也。書・大誥》:肆予大化,誘我友邦君。【傳】化其固滯,誘其順從。詩・召南》:有女懷春,起士誘之。【傳】道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敎也。儀禮・鄕射禮》:誘射。【註】敎也。

又,《說文》:相訹呼也。玉篇》:誘,引也。左傳・僖十年》:卻芮曰〔「卻」為「郤」字形訛。本作:郤芮〕:幣重而言甘,誘我也。史記・越王句踐世家》:吳太宰嚭貪,可誘以利。

又,通作牖。詩・大雅》:天之牖民。【正義】牖與誘通。禮・樂記》:《》云誘民孔易。【註】《》本作牖。

又,叶演女切,音雨。韓愈〈元和聖德〉詩:有恇其凶,有餌其誘;其出穰穰,隊以萬數。數上聲。

說文》本作𦍶,或作䛻。集韻》或作𥤃

注解

〔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

〔誘〕字拼音是yòu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秀

〔誘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言,秀聲。字本作「羑」,從厶( sī ),从羑( yǒu )。厶,同「私」。羑,誘導。本义是教導;引導;勸導。

〔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òu] ⑴ 引導;教導。如⑵ 引誘;誘惑。如⑶ 嚮導;引路。⑷ 感觸;感動。⑸ 美稱之詞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與久切頁碼304頁,第13

𦲃

異體㕗、𦎅𦎙

𦲃相訹呼也。从厶从羑。

誘或从言、秀。

䛻或如此。

異體𦮖、羑

羐古文。

鉉注臣鉉等案:羊部有羑。羑,進善也。此古文重出。

附注姚文田、嚴可均校議:「𦍶『从羑』下當有『一曰導也』。」沈濤古本考:「《一切經音義》卷十六引『誘,導也;引也;教也,亦相勸也。』《華嚴經卷二・音義》引『誘,教也。』誘之訓道,見《詩》毛傳;誘之訓教,見《儀禮》鄭注。皆非相訹之義。且羑字見《羊部》,解云:『進善也。』不得又以為𦍶之古文。蓋誘字乃《羊部》羑之重文,誤竄於此。『羑古文』三字亦誤衍。」段玉裁注:「从盾者,『盾』下曰:『所以托身蔽目。』蓋取自隱藏以招人之意……此云𦍶之古文,說古文以羑為𦍶也。古文本但有羑字,後乃有𦍶字,訓為相訹𧦝,則羑字專為進善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夷酒反頁碼757頁,第1行,第2

羐相訹呼也。從厶、羑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訹,誘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757頁,第2行,第1

或從言、秀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57頁,第2行,第2

或如此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57頁,第2行,第3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與久切古音第三部頁碼1744頁,第3許惟賢763頁,第1

羐相訹呼也。

段注呼當作𧦝𧦝,召也。《言部》曰:訹者,㕗也。㕗與訹二篆爲轉注。今人以手相招而口言㕗,正當作此字。今則誘行而㕗廢矣。

从厶羑。

段注《羊部》曰:羑者,進善也。訹之若進善然。故从羑。與久切。三部。

或从言秀。

段注秀聲也。《召南》曰:有女懷春。吉士誘之。傳曰:誘,道也。按道卽導字。《大雅》。天之牖民。傳曰:牖,道也。是則傳謂牖誘同字。《大雅》牖民。《韓詩外傳》、《樂記》作誘民。古二字多通用。《釋詁》曰:誘,進也。《儀禮》誘射。鄭曰:誘猶教也。《樂記》。知誘於外。鄭曰:誘猶道也,引也。葢善惡皆得謂之誘。論二字之本義。牖訓窗明。誘訓相訹。固有不同。故㕗必从厶。誂下曰:相𧦝誘也。許意誘不必以正。似板傳爲正字。野有死麕傳爲假借字。惡無禮之詩,必非誂誘之誘也。

或如此。

段注从盾者,盾下曰所以扞身蔽目。葢取自隱藏以招人之意。宋玉曰:若姣姬揚袂鄣日而望所思。

古文。

段注《羊部》有此。云進善也。此云㕗之古文。說古文以羑爲㕗也。古文本但有羑字。後乃有㕗字。訓爲相訹𧦝。則羑字專爲進善矣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誘。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」,誘當作羑(進善也)。凡《詩》誘字必非今人誘騙之義。

或作誘,導也,古作羑。

騙拐也。或作誘。「善誘人」,非善拐騙也,借為羑。羑,引也,進善也)「吉士誘之」,毛訓「導」,亦羑之借,不是騙女人也,歐陽修不識字,故訓騙,可笑孰甚也。

(或誘)。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」,當作羑。羑,進善也。《詩》「吉士誘之」,亦當作羑。

誘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98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756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578頁
4說文校箋第386頁,第16字
5說文考正第365頁,第4字
6說文今釋第131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24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515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935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37頁,第6字
11標注說文第376頁,第13字
12說文注箋第312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9124頁【補遺】第17387頁
14通訓定聲第802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81頁【崇文】第3121頁
16說文句讀第1242頁
17章授筆記第382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206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87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