詨字详情
詨
詨字概述
〔詨〕字拼音是(xiào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詨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交”或“訁、交”。
〔詨〕字仓颉码是YRYCK,五笔是YUQY86,YURY98,四角号码是00648,郑码是SSOO。
〔詨〕字的UNICODE是U+8A6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432,UTF-32:00008A68,UTF-8:E8 A9 A8。
〔詨〕字异体字是呼、嘮、誟、謞、謼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67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57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32頁,第11字
音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虛交切,音嘐。《類篇》:吳人謂叫呼爲詨。《北史・爾朱世隆傳》:世隆與元世儁握槊,忽聞局上詨然有聲。
义又,《讀書通》叫、訆通作詨,引《山海經》「馬成山有鳥,名曰鶌鶋,其鳴自詨」,卽其鳴自訆。
音又,《韻會》或作謼。《前漢・田蚡傳》:謼服謝罪。【師古註】謼,火交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或作謞誟嘮嚆呼。《正字通》:又與噭通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古肴切;《集韻》:居肴切,𡘋音交。《類篇》:詨,矜誇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呼敎切;《集韻》:許敎切,𡘋嘐去聲。《玉篇》:大嘷也、呼也、喚也。《廣韻》與嗃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居效切,交去聲。又,《廣韻》:胡敎切;《集韻》:後敎切,𡘋音效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詨〕字拼音是xi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交。
〔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iào] ⑴ 呼喚;大叫。⑵ 誇語。⑶ 象聲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