訞字概述
〔訞〕字拼音是(yāo),部首是言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言、夭”或“訁、夭”。
〔訞〕字仓颉码是YRHK,五笔是YTDY,四角号码是02684,郑码是SMGD。
〔訞〕字的UNICODE是U+8A1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358,UTF-32:00008A1E,UTF-8:E8 A8 9E。
〔訞〕字异体字是妖、𧨶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750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49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24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於喬切,音妖 —— 同「妖」。《玉篇》:災也。《類篇》:語䄏祥。《前漢・文帝紀》:除訞言之辠。師古曰:訞,同「妖」。《大戴禮・易本命》:訞㜸數起。《荀子・非十二子篇》:訞怪,狡猾之人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巧言貌。
义又,人名。《山海經》:炎帝之妻,赤水之子聽訞。
义《集韻》本作𧨶。《正字通》:通作祅。
注解
〔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訞〕字拼音是y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訁、夭。
〔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āo] ⑴ 古同“妖”,怪异:“则可谓~怪狡猾之人矣。”⑵ 巧言貌。⑶ 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