觰字详情

𭗱

zhāㄓㄚ

角部

15画

9

16画 (觰)

左右结构

NBJKA

RLBM

24260

U 89F0

QMFJ 86 、 QEFJ 98

撇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觰字概述

〔觰〕字拼音是(zhā),部首是角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角、者”。

〔觰〕字仓颉码是NBJKA,五笔是QMFJ86,QEFJ98,四角号码是24260,郑码是RLBM

〔觰〕字的UNICODE是U+89F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5312,UTF-32:000089F0,UTF-8:E8 A7 B0。

〔觰〕字异体字是𧤌𧤺

汉字解释

zhāㄓㄚ

基本解释

兽角的下端大。
〔~拏( ná )〕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名。
两角上端张开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上 部首: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737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143頁,第43

標點整理本: 第1118頁,第17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陟加切,音奓。說文》:觰拏,獸也。

又,《六書故》:角本大也。俗謂梎據爲觰拏,披張爲觰沙。

又,《說文》:角上張也。玉篇》:角上長也。廣韻》:角上廣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展賈切,奓上聲 —— 𧤐觰,牛角上張貌。

又,陟嫁切,奓去聲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廣韻》:都賈切,音近打 —— 牛角橫也。

玉篇》或作奓,《集韻》亦作𧤺𧤌

注解

〔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角部

〔觰〕字拼音是z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角、者

〔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] ⑴ 兽角的下端大。⑵ 〔~拏( ná )〕古书上说的一种兽名。⑶ 两角上端张开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加切頁碼139頁,第1

觰觰拏,獸也。从𧢲者聲。一曰下大者也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陟茶反頁碼357頁,第4行,第2

觰觰拏獸也。從角者聲。一曰下大者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陟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742頁,第1許惟賢330頁,第1

觰觰拏,

段注逗。曡韵字。

獸也。

段注未聞。

从角。者聲。

段注陟加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一曰下大者。

段注謂角之下大者曰觰也。《廣雅・釋詁》曰觰大也,本此。

觰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76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369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285頁
4說文校箋第184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173頁,第19字
6說文今釋第623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094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53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10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11頁,第2字
11標注說文第181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1427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755頁【補遺】第16699頁
14通訓定聲第1745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372頁【崇文】第1485頁
16說文句讀第550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12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455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