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字详情

zhāㄓㄚ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氵部

12画

9

13画 (渣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EDAM

VFKA

34116

3257

5292

U 6E23

ISJG

点、点、提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渣字概述

〔渣〕字拼音是(zhā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渣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查”,五行属水。

〔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查声。本义是渣滓,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。

〔渣〕字仓颉码是EDAM,五笔是ISJG,四角号码是34116,郑码是VFKA,中文电码是3257,区位码是5292

〔渣〕字的UNICODE是U+6E2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95,UTF-32:00006E23,UTF-8:E6 B8 A3。

〔渣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753,属常用字

〔渣〕字异体字是𥹁

汉字解释

zhāㄓㄚ

基本解释

提出精华或汁流后剩的东西。~子。~滓。豆腐~。
碎屑。干粮~儿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水,查声。本义:渣滓,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。
2.同本义。
dregs; offscouring; residue;
今人谓糟滓为苴作,侧加反,俗字作渣,乃沮之形变也。 —— 章炳麟《新方言》
渣柜(方言。垃圾箱);油渣儿;豆腐渣;沉渣;废渣;炉渣;钢渣;麻渣;煤渣;蔗渣。
3.碎屑。
broken bits; crumbs; fragments;
若木于是乎倒覆,折扶桑而为渣。 —— 《南齐书》
渣子(碎屑);渣渣(碎片;碎屑);面包渣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1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634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581頁,第13

廣韻》:側加切;《集韻》:莊加切,𡘋𣙁 —— 水名,出義陽。與溠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助駕切,音乍 —— 義同。

俗以此爲渣滓字。

注解

〔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渣〕字拼音是z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查

〔渣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查声。本义是渣滓,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。

〔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ā] ⑴ 提出精华或汁流后剩的东西⑵ 碎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