蠾字详情

𭗱

zhúㄓㄨˊ

虫部

27画

21

27画 (蠾)

左右结构

LISEI

IXRI

57127

U 883E

JNIJ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点、提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蠾字概述

〔蠾〕字拼音是(zhú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27画

〔蠾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屬”。

〔蠾〕字仓颉码是LISEI,五笔是JNIJ,四角号码是57127,郑码是IXRI

〔蠾〕字的UNICODE是U+883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878,UTF-32:0000883E,UTF-8:E8 A0 BE。

〔蠾〕字异体字是𧑏

汉字解释

zhúㄓㄨˊ

基本解释

蚤。
〔~蝓( yú )〕蜘蛛。
古同“”,蛾蝶类的幼虫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4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105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080頁,第4

唐韻》:之欲切;《集韻》:朱欲切,𡘋音燭 —— 蚤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鼅鼄,自關而東,趙魏之郊或謂之蠾蝓。蠾蝓者,侏儒語之轉也。

又,䖭蠾,蠀螬。詳䖭字註。

又,殊玉切,音蜀 —— 與蠋通。

注解

〔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蠾〕字拼音是z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屬

〔蠾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ú] ⑴ 蚤。⑵ 〔~蝓( yú )〕蜘蛛。⑶ 古同“蠋”,蛾蝶类的幼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