蟛字详情

péngㄆㄥˊ
二级汉字通用字

虫部

18画

12

18画 (蟛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LIGTH

IBUP

52122

5846

8318

U 87DB

JFKE

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提、撇、撇、撇

蟛字概述

〔蟛〕字拼音是(péng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蟛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彭”,五行属水。

〔蟛〕字仓颉码是LIGTH,五笔是JFKE,四角号码是52122,郑码是IBUP,中文电码是5846,区位码是8318

〔蟛〕字的UNICODE是U+87D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779,UTF-32:000087DB,UTF-8:E8 9F 9B。

〔蟛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335

〔蟛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péngㄆㄥˊ

基本解释

〔~蜞〕螃蟹的一种,身体小,常见的头胸甲略呈方形。螯足无毛,淡红色,步足有毛。穴居海边或江河泥岸,对农作物有害。亦作“彭蜞”、“螃蜞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24頁,第22

同文書局本: 第1096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1071頁,第14

玉篇》同「蟚」。註見上。

注解

〔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蟛〕字拼音是pé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彭

〔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éng] ⑴ 〔~蜞〕螃蟹的一种,身体小,常见的头胸甲略呈方形。螯足无毛,淡红色,步足有毛。穴居海边或江河泥岸,对农作物有害。亦作“彭蜞”、“螃蜞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