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字详情
蛮
蛮字概述
〔蛮〕字拼音是(mán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蛮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𰁜、虫”,五行属水。
〔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。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。
〔蛮〕字仓颉码是YCLMI,五笔是YOJU,四角号码是00136,郑码是SKI,中文电码是5875,区位码是3489。
〔蛮〕字的UNICODE是U+86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542,UTF-32:000086EE,UTF-8:E8 9B AE。
〔蛮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27,属常用字。
〔蛮〕字异体字是蠻、𧖖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94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83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6頁,第28字
义《直音》:蠻字省文。
注解
〔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蛮〕字拼音是m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𰁜、虫。
〔蛮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本义是中国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。旧时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。
〔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án] ⑴ 粗野,凶恶,不通情理⑵ 愣,强悍⑶ 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⑷ 方言,相当于“很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還切頁碼第446頁,第2字續丁孫
蠻
南蠻,蛇穜。从虫䜌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還切頁碼第1052頁,第4行,第3字述
南蠻,蛇穜。從虫䜌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691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70頁,第7字
南蠻。
段注《職方氏》。八蠻。《爾雅》。九夷,八狄,七戎,六蠻,謂之四海。《王制》云:南方曰蠻。《詩・角弓》。如蠻如髦。傳曰:蠻,南蠻也。《采芑》。蠢爾荊蠻。傳曰:荊蠻,荊州之蠻也。
它穜。从虫。
段注說从虫之所由。以其蛇種也。蛇者,虫也。蠻與閩皆人也。而字从虫。故居部末。如貉之居豸末,狄之居犬末,羌之居羊末焉。
䜌聲。
段注莫還切。十四部。詩傳曰:緜蠻,小鳥皃。《韓詩》曰:文皃。
白话解释
蛮,南蛮,好蛇的部族。字形采用“虫”作边旁,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「蠻方」、「百蠻」之「蠻」字,不從虫,寫作「」,見〈史牆盤〉、〈虢季子白盤〉、〈秦公鎛〉,像南方民族之裝飾。因戰國文字多假借為「欒」姓,轉注為從「虫」、「
」聲的「蠻」字,保留其本義。「蠻」字始見於篆文,《說文‧虫部》:「蠻,南蠻。蛇種。从虫、
聲。」從虫,表示南方民族之文化表徵;從
,表示音讀,兼表蠻方、百蠻之意,本義為南方民族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規範字作蛮。
蠻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83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8頁,第7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4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30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64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01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60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25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3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0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96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022頁【補遺】第1795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07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73頁【崇文】第46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4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56頁,第10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9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32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