缦字详情

mànㄇㄢ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纟部

14画

11

17画 (縵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VMAWE

ZKLX

26147

4915

7147

U 7F26

XJLC

撇折、撇折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捺

缦字概述

〔缦〕字拼音是(màn),部首是纟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缦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纟、曼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缦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糸( mì ),曼声。从糸,与丝织品有关。本义是无花纹的丝织品。

〔缦〕字仓颉码是VMAWE,五笔是XJLC,四角号码是26147,郑码是ZKLX,中文电码是4915,区位码是7147

〔缦〕字的UNICODE是U+7F2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550,UTF-32:00007F26,UTF-8:E7 BC A6。

〔缦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843

〔缦〕字异体字是𦄡𦆅

汉字解释

mànㄇㄢˋ

基本解释

没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
古同“”,不经心。
〔~立〕久立,如“~~远视而望幸焉。”
〔~~〕a。萦回舒卷的样子;b。沮丧的样子。
琴弦。操~(拨弄琴弦,指学琴的人调弦听音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曼声。从糸,与丝织品有关。本义:无花纹的丝织品。
2.同本义。
plain thin silk;
缦,绘无文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庶人衣缦。 —— 《春秋·繁露》乘缦不举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廊腰缦回。 —— 唐· 杜牧《阿房宫赋》
缦布(粗朴的布帛);缦帛(没有文采的布帛);缦胡(武士所系的素色无纹的缨带);缦阁(用布帛搭成的楼阁)
3.帷幔;帏幕 。
curtain;
布缦(布制帷幕)
形容词
1.同“”,宽缓;惰慢。
slow;
缦,缓缦。 —— 《广韵》缦者,窖者、密者。 —— 《庄子·齐物论》。注:“宽心也。”礼缓缓兮。 —— 《尚书大传》
2.注:“教化广远也。”
缦缦(沮丧的样子);坚缦(步履坚定而缓慢)
3.没有花纹 。
colourless;
缦胡(粗而没有文理的帽带,武士冠缨);缦缨(缦胡);缦胡缨(武士冠缨。亦指武服);缦布(粗布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236頁,第10

同文書局本: 第936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899頁,第3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半切,音幔。說文》:繒無文也。漢律》曰:賜衣者,縵表白裏。

又,《周禮・春官・巾車》:卿乗夏縵。【註】五采畫無瑑。【疏】言縵者亦如縵帛無文章。左傳・成五年》:絳服乗縵。【註】車無文。

又,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一歲之收,常過縵田。【註】縵田,謂不爲甽者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謨晏切;《集韻》:莫晏切,𡘋音幔。周禮・春官・磬師》:敎縵樂。【註】縵,謂雜聲之和樂者也。禮・學記》:不學操縵,不能安弦。【註】操縵,雜弄,弦屬。

又,《莊子・齊物論》:縵者,窖者,密者。【音義】縵,寛心也。【又】大恐縵縵。【音義】齊死生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謨官切,音瞞 —— 縵,或作𢿜

又,《韻補》叶莫半切,緩縵也。舜〈卿雲歌〉:卿雲爛兮,糺縵縵兮;日月光華,旦復旦兮。

注解

〔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

〔縵〕字拼音是m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曼

〔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àn] ⑴ 见“缦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半切頁碼434頁,第12

異體𦆅𦄡

縵繒無文也。从糸曼聲。《漢律》曰:「賜衣者縵表白裏。」

蔣注《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年律令賜律》:「賜衣者六丈四尺……五大夫以上錦表,公乘以下縵表,皆帛裏;司寇以下布表裏。……官衣一,用縵六丈四尺,帛裏,毋絮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莫半切頁碼1030頁,第7行,第1

縵繒無文也。從糸曼聲。《漢律》曰:「賜衣者縵表白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莫半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593頁,第3許惟賢1129頁,第2

縵繒無文也。

段注《春秋䋣露》。庶人衣縵。引申之,凡無文皆曰縵。《左傳》乘縵注。車無文者也。《漢・食貨志》縵田注。謂不𤰝者也。

从糸。曼聲。

段注莫半切。十四部。

《漢律》曰:賜衣者縵表白裏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漢書》「縵田」,謂田之畝畦未經刻畫者也。

《禮記》「操縵」,《周禮》「縵樂」,皆獨唱無和而無文者也,今謂之小曲。

《漢書》之「縵田」,謂田之畝畦(?)未經刻畫(?)者也(?)。

縵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7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1101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21頁
4說文校箋第573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515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89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319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38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740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42頁,第4字
11標注說文第550頁,第3字
12說文注箋第4526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2639頁【補遺】第17903頁
14通訓定聲第298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127頁【崇文】第4505頁
16說文句讀第1871頁
17章授筆記第543頁,第4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182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1203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