虹字概述
〔虹〕字拼音是(hóng),部首是虫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虫、工”,五行属木。
〔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工声。甲骨文“虹”与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本义是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。主虹称虹,副虹称霓。
〔虹〕字仓颉码是LIM,五笔是JAG,四角号码是51112,郑码是IBI,中文电码是5725,区位码是2671。
〔虹〕字的UNICODE是U+867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4425,UTF-32:00008679,UTF-8:E8 99 B9。
〔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97,属常用字。
〔虹〕字异体字是𧈫、𧈬、𧌫、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79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76頁,第4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50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:戸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公切,𡘋音洪。《說文》:螮蝀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春,虹始見;孟冬,虹藏不見。《淮南子・說山訓》:天二氣則成虹。《後漢・郎覬傳》:凡日旁氣色白而純者,名爲虹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宛虹,龍也。
义又,草名。《拾遺記》:背明國有虹草,花似朝虹之色。
义又,劒名。魏文帝序:造百辟寶劒三,其一曰流彩虹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江切,音降 —— 與訌同,潰亂。一曰爭訟相陷入之言也。《爾雅・釋言》:虹,潰也。《詩・大雅》:彼童而角,實虹小子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古巷切,音絳。元稹〈送客遊嶺南〉詩:山頭虹似巾。
义又,縣名,在泗州。《後漢・郡國志》:沛國虹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古送切,音貢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胡貢切,音鬨 —— 虹洞,相連也。枚乗〈七發〉:虹洞兮蒼天。馬融〈廣成頌〉:天地虹洞。
音又,《韻補》:戸孔切,音汞。郭璞〈鯨魚贊〉:壯士挺劒,氣激白虹;鯨魚潛淵,出而色悚。
义《玉篇》:籀文作𧍺。
注解
〔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虹〕字拼音是hó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工。
〔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虫,工声。甲骨文“虹”与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本义是雨后天空出现的弧形彩晕。主虹称虹,副虹称霓。
〔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óng] ⑴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,有红、橙、黄、绿、蓝、靛、紫七种颜色。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,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。⑵ 指桥(因形似虹)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戶工切頁碼第446頁,第4字續丁孫
虹
螮蝀也。狀似蟲。从虫工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「虹始見。」
𧍺
異體𧌫
籒文虹从𢑚。申,電也。
附注段玉裁改「蟲」作「虫」。按:甲骨文「虹」與杠梁、古玉璜之形相似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戶工切頁碼第1052頁,第5行,第2字述
螮蝀也。狀似蟲。從虫工聲。《明堂月令》曰:「虹始見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052頁,第6行,第1字述
籒文虹從申。申,電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戸工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692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71頁,第1字
螮蝀也。
段注《釋天》曰:螮蝀謂之雩。螮蝀,虹也。《毛傳》同。
狀佀虫。
段注虫各本作蟲。今正。虫者,它也。虹似它。故字从虫。
从虫。工聲。
段注户工切。九部。
《朙堂月令》曰虹始見。
段注季春文。
籒文虹。从申。
段注會意。《申部》曰:昌,籒文申。
申,電也。
段注電者,陰陽激燿也。虹似之。取以會意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蝀,東轉江為虹,浙名虹為㖃,東侯對轉,又謂之雩,侯虞旁轉。
白话解释
虹,如带如梁的彩虹。形状弯曲如虫。字形采用“虫”作边旁,“工”作声旁。《明堂月令》上说:“……虹才出现。” ,这是 籀文的“虹”字,采用“申”作边旁。申,就是闪电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中像空中彩虹之形,虹的兩頭,像低頭張開巨口啜飲水氣的動物,在六書中屬於象形。籀文從虫、從申,申像電光閃爍屈曲的天象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篆文以後變為從虫、工聲的形聲字。
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83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38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4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4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30頁,第1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964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01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60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25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53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70頁,第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697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024頁【補遺】第1795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4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173頁【崇文】第46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41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895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556頁,第11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70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1232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