莋字详情

𭗱

zuóㄗㄨㄛˊ

艹部

10画

7

13画 (莋)

上下结构

TOOS

ENMI

44211

U 838B

AWTF

横、竖、竖、撇、竖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横

莋字概述

〔莋〕字拼音是(zuó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莋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作”。

〔莋〕字仓颉码是TOOS,五笔是AWTF,四角号码是44211,郑码是ENMI

〔莋〕字的UNICODE是U+838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75,UTF-32:0000838B,UTF-8:E8 8E 8B。

〔莋〕字异体字是𦰼

汉字解释

zuóㄗㄨㄛˊ

基本解释

〔~都〕古县名,在今中国四川省汉源县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73頁,第9

同文書局本: 第1033頁,第28

標點整理本: 第1001頁,第23

集韻》:秦昔切,音籍。玉篇》:茹草也。或作葃。

又,《廣韻》:在各切;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疾各切,𡘋音昨 —— 地名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越巂郡定莋。

又,山名。越絕書》:莋碓山,故爲鶴阜山,禹遊天下,引湖中柯山置之鶴阜,更今名。

又,《水經注》:夷橋,亦曰莋橋。

注解

〔莋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莋〕字拼音是zuó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作

〔莋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uó] ⑴ 〔~都〕古县名,在今中国四川省汉源县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在各切頁碼31頁,第22

莋越嶲縣名,見《史記》。从艸作聲。

莋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0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9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87頁
4說文校箋第43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37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32頁,第2字
7說文探原第641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205頁,第5字
9說文標整第25頁,第5字
10標注說文第44頁,第2字
11說文注箋第353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1927頁
13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587頁,第6字
14古字釋要第99頁,第1字
15新附通誼第4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