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字详情

fāngㄈㄤ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艹部

7画

4

10画 (芳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TYHS

ESY

44227

5364

2328

U 82B3

AYB 86 、 AYR 98

横、竖、竖、点、横、横折钩、撇

芳字概述

〔芳〕字拼音是(fā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7画

〔芳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方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方声。本义是花草。

〔芳〕字仓颉码是TYHS,五笔是AYB86,AYR98,四角号码是44227,郑码是ESY,中文电码是5364,区位码是2328

〔芳〕字的UNICODE是U+82B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459,UTF-32:000082B3,UTF-8:E8 8A B3。

〔芳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0670,属常用字

汉字解释

fāngㄈㄤ

基本解释

花草的香气。~香。~草。~菲(a.花草的香气;b.指花草)。~馥。~馨。芬~。
喻美好的。~名。~龄(年龄,用于少女)。~姿(美好的姿态,用于少女)。~邻(关系融洽的邻居,用作敬辞)。流~百世。
花卉。群~竞艳。~时(花盛时节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艸,方声。本义:花草。
2.同本义。
fragrant grass;
野芳发而幽香。 —— 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芳芷(香草名);芳苓(芳荃。香草名);芳草(香草)
3.香气。
aroma; fragrance;
芳,草香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芳菲菲其弥章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。注:“香貌。”兰芝以芳未尝见霜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说林》芳与泽其杂糅兮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兰有莠兮菊有芳。 —— 汉武帝《秋风辞》
4.指春天 。
spring;
芳林(春日的树林);芳春(春天);芳信(春暖花开的讯息);芳草(春草,比喻忠贞贤德的人);芳岁(春天)
5.指女子 。
woman;
芳卿(对女子的爱称);芳尘(指女子的步履);芳魄(美人的魂魄)
6.比喻美名或美德。
good name;
昭示来世,垂芳后昆。 —— 汉· 蔡邕《刘镇南碑》
芳尘(比喻美好的名声或风气);芳风(美好的风尚和教化;亦指美誉)流芳百世。
7.喻有贤德的人。
sage;
腥臊并御,芳不得薄兮。 —— 《楚辞·屈原·涉江》
芳躅(前贤的遗迹);芳规(前贤的遗规);芳魂(志行高尚者的灵魂);芳迹(前贤的行迹)
8.通“”。子房。
ovary;
穗钜而芳夺。 —— 《吕氏春秋》
9.通“”( páng )。侧,边。
side;
陕之芳七施,七七四十九尺,而至於泉。 —— 《管子·地员》
形容词
1.香,气味美好。
aromatic; fragrant;
芳草发狂。 —— 《素问·腹中论》和致芳些。 —— 《楚辞·大招》鼓芳风以扇游尘。 —— 《谷梁传序》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 —— 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芳草萋萋鹦鹉洲。 —— 唐· 崔颢《黄鹤楼》
芳兰竟体(通体芳香。比喻举止闲雅,超凡脱俗);芳芽(香茗);芳旨(香美之味);芳苾(芬芳);芳茗(香茶)
2.美好。
good;
其志洁,故其称物芳。 —— 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曾经学舞度芳年。 —— 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
流芳百世;芳序(良辰,美好的时光);芳誉(好名声);芳风(雅正的音乐;美好的文章)
3.对人的敬称,美称。
esteemed;
原来今日也是姐姐的芳诞。 —— 《红楼梦》
芳范(对女性容貌的美称);芳魂(敬称别人的灵魂);芳札(敬称他人的书信。也称芳讯,芳翰);芳信(敬称他人的书信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445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021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989頁,第2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敷方切,音妨。說文》:香草也。屈原〈離騷〉:雜杜蘅與芳芷。【註】杜蘅,芳芷,皆香草名。

又,《玉篇》:芬芳,香氣貌。司馬相如〈美人賦〉:芳香芬烈。

又,屈原〈離騷〉:芳與澤其雜糅兮。【註】芳,德之貌也。晉書・元帝紀》:文景垂仁,傳芳于南頓。

又,《韻會》:州名。地多芳草,置在常芳縣。

又,姓。通志・氏族略》:《風俗通》云:漢有幽州刺史芳垂敷。

韻學集成》作[⿱屮方]。
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7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29

《屈原・離騷》芳與澤其雜糅兮。〔註〕芳,德之貌也。

謹照原文貌改臭。

注解

〔芳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

〔芳〕字拼音是f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方

〔芳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艸,方声。本义是花草。

〔芳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āng] ⑴ 花草的香气⑵ 喻美好的⑶ 花卉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敷方切頁碼27頁,第18

異體芳

芳香艸也。从艸方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香艸當作艸香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反切弗商反頁碼99頁,第1行,第1

芳香艸也。從艸方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下反切敷方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66頁,第1許惟賢72頁,第7

芳香艸也。

段注香艸當作艸香。

从艸。方聲。

段注敷方切。十部。

白话解释

芳,香草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“方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秦簡,從艸、方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芳,香艸也。」段注:「香艸當作艸香。」篆文、隸、楷字形因承無別。

芳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1頁,第11字
2陳昌治本第84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79頁
4說文校箋第37頁,第9字
5說文考正第31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112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217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53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7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21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37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309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802頁【補遺】第16250頁
14通訓定聲第366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94頁【崇文】第373頁
16說文句讀第111頁
17古字詁林第一冊,第512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86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