坊字详情
坊
坊字概述
〔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fāng、fáng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方”,五行属土。
〔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方声。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。
〔坊〕字仓颉码是GYHS,五笔是FYN86,FYT98,四角号码是40127,郑码是BSY,中文电码是0972,区位码是2327。
〔坊〕字的UNICODE是U+574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346,UTF-32:0000574A,UTF-8:E5 9D 8A。
〔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647,属常用字。
〔坊〕字异体字是埅、防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25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5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7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:府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分房切,𡘋音 —— 方邑里之名。《演義》:坊,方也,言人所在之里爲坊。漢宮有九子坊。
义又,《官僚備要》:太子宮曰春坊。《唐書・高宗紀》:改門下坊爲左春坊,改典書爲右春坊。
义又,僧寺曰寶坊。宋之問〈登嚴莊寺閣〉詩:閏月再重陽,仙輿歷寶坊。
义又,地名。漢馮翊地,唐立坊州。
义又,姓。見《統譜》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符方切,音房 —— 障也、隄也。《禮・郊特牲》:祭坊與水庸,事也。【註】坊祭爲八蜡之一。《經解》:以舊坊爲無所用而壞之者,必有水敗。〈坊記〉:君子之道,譬則坊與,坊民之所不足者也,君子禮以坊德、𠛬以坊淫、命以坊欲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甫妄切,音放 —— 堤也。
音又,符訪切,房去聲。《春秋・序》:聖人包周身之坊。或作防。〇【按】坊防字義雖同,音切應別。《正字通》合方房二音爲一,并闕去聲者,非。
注解
〔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fāng、f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方。
〔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方声。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。
〔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āng] ⑴ 里巷(多用于街巷的名称)。⑵ 街市,市中店铺⑶ 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㈡ [fáng] ⑴ 小手工业者的工作场所⑵ 古同“防”,防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府良切頁碼第457頁,第9字續丁孫
坊
邑里之名。从土方聲。古通用埅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按:《說文》防或从土作埅,本訓堤也。」「漢人去『阜』移『土』成『坊』字,後人乃以為邑里專名。」
白话解释
坊,乡邑里弄的名称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方”是声旁。“坊”字古代通用于“埅”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新附》:「坊,邑里之名。从土、方聲。」從土,表示地方、區域。古代城邑四圍街道多呈方正布局,故從方表示音讀,兼表「街道方正」之義。本義為古代城邑中之街道、里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另堤防的「防」字,《說文》異體或增土作「埅」,去阜移土,即成「坊」字,則「坊」又是「防」之異體字。教育部以「坊」為正字,並兼「防」字之異體。
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6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8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8頁,第1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3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19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676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89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362頁,第5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584頁,第21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4819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3327頁【補編】第14916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05頁,第4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1258頁,第10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7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