膆字详情

𭗱

ㄙㄨˋ

月部

14画

10

16画 (膆)

左右结构

BQMF

QCZ

75293

U 8186

EGXI

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竖钩、撇、点

膆字概述

〔膆〕字拼音是(sù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膆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素”或“、素”。

〔膆〕字仓颉码是BQMF,五笔是EGXI,四角号码是75293,郑码是QCZ

〔膆〕字的UNICODE是U+818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158,UTF-32:00008186,UTF-8:E8 86 86。

汉字解释

ㄙㄨˋ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70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990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957頁,第14

廣韻》:桑故切;《集韻》:蘇故切,𡘋音素。玉篇》:肥也。

又,與嗉同。潘岳〈射雉賦〉:裂膆破胔。【註】音素 —— 喉受食處也。

卷目:考證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566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65頁,第2

《潘岳・射雉賦》裂膆破胔。

謹照原文胔改觜。

注解

〔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膆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素

〔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ù] ⑴ 同“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