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字详情
胎
胎字概述
〔胎〕字拼音是(tāi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胎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台”或“⺼、台”,五行属火。
〔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台声。本义是未生的幼体,胚胎。
〔胎〕字仓颉码是BIR,五笔是ECKG,四角号码是73260,郑码是QZJ,中文电码是5158,区位码是4405。
〔胎〕字的UNICODE是U+80C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974,UTF-32:000080CE,UTF-8:E8 83 8E。
〔胎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98,属次常用字。
〔胎〕字异体字是囼、孡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41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978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44頁,第5字
音《唐韻》:土來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湯來切,𡘋音台。《說文》:婦孕三月也。从肉,台意兼聲。《廣韻》:始也。《增韻》:凡孕而未生,皆曰胎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胎,始也。【註】胚胎未成,亦物之始也。《博雅》:人三月而胎。《史記・律書》:營室者,主營胎。
义又,獸亦謂之胎。《禮・王制》:不殺胎。《史記・樂書》:胎生者不殰。【註】胎生,獸也。
义又,珠亦謂之胎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剖明月之珠胎。【註】珠在蛤中,若懷姙然,故謂之胎也。
义又,逃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胎,逃也。【註】謂逃叛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音怡。《漢樂章》:衆庶熙熙,施及夭胎;羣生啿啿,受春之祺。徐幹〈七喻〉:大宛之犧,三江之鮭;雲鶬水鵠,熊蹯豹胎。
音又,叶音駝。〈道藏謌〉:乞免五難中,制召諸天魔;靈嶽不崩陷,福地更鍊胎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孡。
注解
〔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胎〕字拼音是tā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台。
〔胎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肉,台声。本义是未生的幼体,胚胎。
〔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āi] ⑴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⑵ 事的开始,根源⑶ 器物的粗坯⑷ 衬在衣服、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土來切頁碼第129頁,第14字續丁孫
胎
婦孕三月也。从𠕎台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偷咍反頁碼第333頁,第5行,第2字述
婦孕三月也。從肉台聲。
鍇注臣鍇按:李暹文子注曰:「胎如水中蝦蟆胎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土來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667頁,第3字許惟賢第297頁,第5字
婦孕三月也。
段注玄應兩引皆作二月。《釋詁》曰:胎,始也。此引伸之義。《方言》曰:胎,養也。此假借胎爲頤養也。又曰:胎逃也。則方俗語言也。
从肉。台聲。
段注土來切。一部。
白话解释
胎,妇女怀孕三个月。字形采用“肉(月)”作边旁,采用“台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,左像「肉」右像「台」。篆文從肉、台聲。從「肉」,表示與人或動物有關;「台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胎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56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41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6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69頁,第1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1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57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99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33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34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2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66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292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456頁【補遺】第1666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68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40頁【崇文】第13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49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414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425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