耙字详情

ㄅㄚˋㄆㄚˊ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耒部

10画

4

10画 (耙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DAU

CKYI

57917

5090

1650

U 8019

DICN 86 、 FSCN 98

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折、竖、横、竖弯钩

耙字概述

〔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bà、pá),部首是耒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耒、巴”,五行属木。

〔耙〕字仓颉码是QDAU,五笔是DICN86,FSCN98,四角号码是57917,郑码是CKYI,中文电码是5090,区位码是1650

〔耙〕字的UNICODE是U+801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2793,UTF-32:00008019,UTF-8:E8 80 99。

〔耙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769,属次常用字

〔耙〕字异体字是𣞻

汉字解释

1ㄅㄚˋ

基本解释

把土块弄碎的农具。
用耙弄碎土块。这块地~两遍了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用于碎土、平地和消灭杂草的整地农具 harrow 按工作部分不同分齿耙、无齿耙、圆盘耙等。
动词
1.用耙碎土平地 。
harrow the ground;
那块地已经耙过三遍了。
2.另见 pá。
用耙子把东西聚拢或散开 。
rake;
把这些东西耙成好几堆;耙耧(用耙子捞取聚拢);耙梳(整理,使有条理)

2ㄆㄚˊ

基本解释

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用的用具。~子。齿~。
用耙平整土地或聚拢谷物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(形声。从耒,巴声。耒,用以翻土的农具。( bà )本义:耙子) 同本义 。
rake;
钉耙;粪耙;草耙;木齿耙。

越南字释义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中 部首: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00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63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928頁,第11

篇海》:必駕切,音埧 —— 犂屬。農政全書》:耙制,有方耙,有八字耙。如犂,亦用牛駕,但橫闊多齒,犂後用之。蓋犂以起土,惟深爲功;耙以破塊,惟細爲功。耙之後又用耖、用耮。俗作䎱。

注解

〔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耒部

〔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bà、p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耒、巴

〔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à] ⑴ 把土块弄碎的农具。⑵ 用耙弄碎土块 [pá] ⑴ 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用的用具⑵ 用耙平整土地或聚拢谷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