筊字详情

jiǎoㄐㄧㄠˇjiàoㄐㄧㄠˋ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ap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84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2画

6

12画 (筊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HYCK

MSOO

88408

4584

U 7B4A

TUQU 86 、 TURU 98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捺

筊字概述

〔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iǎo、jiào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筊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交”。

〔筊〕字仓颉码是HYCK,五笔是TUQU86,TURU98,四角号码是88408,郑码是MSOO,中文电码是4584

〔筊〕字的UNICODE是U+7B4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562,UTF-32:00007B4A,UTF-8:E7 AD 8A。

〔筊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jiǎoㄐㄧㄠˇ

基本解释

竹索。
小箫。
笋。

2jiàoㄐㄧㄠˋ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迷信占卜的用具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09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882頁,第25

標點整理本: 第842頁,第23

廣韻》:胡茅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何交切,𡘋音爻。說文》:竹索也。史記・河渠書》:搴長茭,沈美玉。【註】竹葦絙曰筊。廣雅》:筊,繩索也。

又,簫名。爾雅・釋樂》:大簫謂之言,小者謂之筊。【註】十六管,長尺二寸。【疏】小者聲揚而小,故言筊;筊,小也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巧切,音絞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ǎo、ji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交

〔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iǎo] ⑴ 竹索。⑵ 小箫。⑶ 笋。 [jiào] ⑴ 古同“珓”,迷信占卜的用具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茅切頁碼144頁,第22

筊竹索也。从竹交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侯交反頁碼369頁,第5行,第1

筊竹索也。從竹交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》河渠書漢武帝歌曰:「搴長筊兮沈羙玉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茅切古音第二部頁碼776頁,第2許惟賢346頁,第5

筊竹索也。

段注謂用析竹皮爲繩索也。今之䈼纜也。《漢・溝洫志》曰:搴長茭兮湛美玉。如淳曰:茭,草也。一曰竿也。臣瓚曰:竹索緪謂之茭。所以引置土石也。師古曰:瓚說是也。茭字宜从竹。《風俗通》,後漢禮儀志皆言葦筊。謂葦索也。

从竹。交聲。

段注胡茅切。二部。

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6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382頁,第10字
3黃侃手批第295頁
4說文校箋第190頁,第12字
5說文考正第178頁,第18字
6說文今釋第643頁,第6字
7說文約注第1136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61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943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114頁,第33字
11標注說文第188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1488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885頁【補遺】第16717頁
14通訓定聲第1240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386頁【崇文】第1541頁
16說文句讀第574頁
17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74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465頁,第1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