笴字详情

𭗱

ㄍㄜˇ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ap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84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1画

5

11画 (笴)

上下结构

HMNR

MAJ

88621

U 7B34

TSKF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钩

笴字概述

〔笴〕字拼音是(gě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笴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可”。

〔笴〕字仓颉码是HMNR,五笔是TSKF,四角号码是88621,郑码是MAJ

〔笴〕字的UNICODE是U+7B3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540,UTF-32:00007B34,UTF-8:E7 AC B4。

〔笴〕字异体字是竿𥯽

汉字解释

1ㄍㄜˇ

基本解释

箭杆。
弓材。
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。
量词,用于有杆的东西:“一骑马一~枪。”
笋制品。

2gǎnㄍㄢˇ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箭杆。
arrow shaft;
笴,箭茎也。 —— 《广韵》
2.借指箭。
arrow;
丈夫未死谁能料?一笴他年下百城。 —— 宋· 陆游《万里桥江上习射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07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881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841頁,第10

廣韻》:古我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賈我切;《正韻》:嘉我切,𡘋音哿 —— 箭幹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古老切,音杲。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妢胡之笴。【註】讀爲稾 —— 古文假借字。

又,《正韻》:古旱切,音稈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玉篇》:公但切;《類篇》:居案切 —— 義同。

又,地名。李白詩:明月白笴陂。

注解

〔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笴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可

〔笴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gě] ⑴ 箭杆。⑵ 弓材。⑶ 器物像棍子的细长部分。⑷ 量词,用于有杆的东西:“一骑马一~枪。”⑸ 笋制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