笨字详情

bènㄅㄣˋ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Warning: Undefined array key "⺮部" in /www/wwwroot/wap.cztjy.cn/zidian/item.php on line 184
.html title=部首⺮的汉字>⺮部

11画

5

11画 (笨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HDM

MFA

88234

4570

1731

U 7B28

TSGF

撇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、横

笨字概述

〔笨〕字拼音是(bèn),部首是⺮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笨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𥫗、本”,五行属木。

〔笨〕字仓颉码是HDM,五笔是TSGF,四角号码是88234,郑码是MFA,中文电码是4570,区位码是1731

〔笨〕字的UNICODE是U+7B2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528,UTF-32:00007B28,UTF-8:E7 AC A8。

〔笨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317,属常用字

〔笨〕字的近义词是傻、愚、蠢,反义词是巧、灵,异体字是𡍋𡿶𢜘

汉字解释

bènㄅㄣˋ

基本解释

不聪明。~人。~拙。~伯(➊傻瓜,愚蠢的人;➋肥大的人)。愚~。
不灵巧。嘴~。~口拙舌。~鸟先飞。
粗重,费力气的。~重。~活。粗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(形声。从竹,本声。本义:竹里。指竹的内表面) 竹子的内层。通称“竹黄” inner layer of bamboo 笨,竹里也。从竹,本声。——《说文》。徐锴系传:“笨,竹白也。” 竹其表曰笢,其里曰笨,谓中之白质者也。其白如纸,可手揭者,谓之竹孚俞。——《广雅·释草》
形容词
1.笨重,拙劣,粗大沉重 。
cumbersome; unwieldy;
笨车(粗陋而不加装饰之车);笨窳(笨重粗劣);笨胶(质量较差的粗胶)
2.智力差,愚笨 。
stupid; foolish; dull;
笨头笨脑;笨人(愚蠢的人);笨汉(干粗活的人);笨牛(愚笨如牛)
3.不灵巧;不灵活 。
clumsy; awkward;
笨作(作事刻板,不变通);笨贼(笨蛋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上 部首:竹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105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880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840頁,第22

廣韻》:蒲本切;《集韻》:部本切,𡘋音獖 —— 竹裏也。一曰麤率也。晉書》:豫章太守史疇,以人肥大,時人目爲笨伯。

又,《廣韻》:布忖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補袞切,𡘋音本 —— 義同。

注解

〔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

〔笨〕字拼音是bè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本

〔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èn] ⑴ 不聪明⑵ 不灵巧⑶ 粗重,费力气的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布忖切頁碼142頁,第11

笨竹裏也。从竹本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九反切補忖反頁碼363頁,第1行,第1

笨竹裏也。從竹本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竹白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上反切布忖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757頁,第3許惟賢337頁,第10

笨竹裏也。

段注謂其內質白也。又有白如紙者。《吳都賦》注謂之竹孚俞。

从竹。本聲。

段注布忖切。十三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《晉書•羊聃傳》有「笨伯」,《玉篇》有体字,人笨當作体,見《廣韻》。

竹裏也。《晉書》有笨伯,此當作体。体字《說文》雖無,而《玉篇》中已有之。

白话解释

笨,竹里,竹黄。字形采用“竹”作边旁,“本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竹、本聲。從「竹」,指物之類別;「本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笨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281頁,第3字
2陳昌治本第375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291頁
4說文校箋第187頁,第5字
5說文考正第175頁,第16字
6說文今釋第630頁,第7字
7說文約注第111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256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92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12頁,第16字
11標注說文第183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1452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4803頁【補遺】第16706頁
14通訓定聲第3224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377頁【崇文】第1505頁
16說文句讀第560頁
17章授筆記第193頁,第9字
18古字詁林第四冊,第636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458頁,第9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