窥字详情
窥
窥字概述
〔窥〕字拼音是(kuī),部首是穴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窥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穴、规”,五行属木。
〔窥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穴,规声。本义是从小孔或缝里看。
〔窥〕字仓颉码是JCQOU,五笔是PWFQ86,PWGQ98,四角号码是30812,郑码是WOOL,中文电码是4529,区位码是3190。
〔窥〕字的UNICODE是U+7AA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397,UTF-32:00007AA5,UTF-8:E7 AA A5。
〔窥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027,属次常用字。
〔窥〕字异体字是窺、闚、𡪽、𥨖、𥨾、𨶳、𩄾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75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68頁,第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30頁,第30字
音《唐韻》:去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缺規切,𡘋音魁。《說文》:小視也。《廣雅》:窺,視也。《論語》:窺見室家之好。《玉篇》亦作闚。《莊子・秋水篇》:用管闚天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犬蘂切 —— 同「跬」,半步也。《司馬法》:凡人一舉足曰跬 —— 跬,三尺也;兩舉足曰步 —— 步,六尺也。《前漢・息夫躬傳》:雖有武蠭精兵,未有能窺左足而先應者也。【註】窺,音跬,半步也。
注解
〔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穴部。
〔窺〕字拼音是ku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穴、規。
〔窺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穴,規聲。本义是從小孔或縫裏看。
〔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ī] ⑴ 從小孔、縫隙或隱蔽處偷看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去隓切頁碼第243頁,第29字續丁孫
窺
小視也。从穴規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丘規反頁碼第623頁,第4行,第1字述
小視。從穴規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視之於隙穴也。東方朔曰:『以管窺天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去隓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1380頁,第3字許惟賢第604頁,第6字
小視也。从穴。規聲。
段注去隓切。十六部。
白话解释
窥,从小的孔隙中偷看。字形采用“穴”作边旁,采用“规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穴、規聲。從穴,指洞穴而言;規聲,表示音讀。從穴、規聲,表示從孔隙中窺視別人。隸書、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窺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77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09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6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06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94頁,第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59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804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77頁,第3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5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8頁,第1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01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82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554頁【補遺】第1713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9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41頁【崇文】第256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8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902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21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