穰字详情
穰
穰字概述
〔穰〕字拼音是(ráng),部首是禾部,总笔画是22画。
〔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禾、襄”,五行属水。
〔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襄( xiāng )声。本义是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。也指瓜果的肉。
〔穰〕字仓颉码是HDYRV,五笔是TYKE,四角号码是20932,郑码是MFER,中文电码是4492,区位码是8006。
〔穰〕字的UNICODE是U+7A7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1344,UTF-32:00007A70,UTF-8:E7 A9 B0。
〔穰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474。
〔穰〕字异体字是穣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禾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060頁,第3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61頁,第4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23頁,第12字
音《廣韻》:汝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如陽切;《正韻》:如羊切,𡘋音攘。《說文》:禾𥟜已治者。《廣韻》:禾莖。
义又,禾實豐也。《詩・商頌》:農年穰穰。
义又,凡物豐盛皆曰穰。《詩・周頌》:降福穰穰。【傳】穰穰,衆也。又,《史記・滑稽傳》:道傍有穰田者。【註】謂爲田求福穰。
义又,姓。齊將穰苴之後。何氏《姓苑》:今高平人。
义又,地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南陽郡穰縣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與瓤通,凡果實中之子曰屖穰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汝兩切,音壤 —— 豐也。《前漢・張敞傳》:京師長安中浩穰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人成切,𩣘平聲 —— 蹂禾黍之餘也。
卷目:考證・午集下 部首:禾部
愛日堂藏本: 第48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9頁,第77字
《詩・商頌》農年穰穰。
謹照原文農年改豐年。
注解
〔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穰〕字拼音是r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禾、襄。
〔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禾,襄( xiāng )声。本义是禾茎中白色柔软的部分。也指瓜果的肉。
〔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áng] ⑴ 稻、麦等的秆⑵ 庄稼丰熟⑶ 同“瓤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汝羊切頁碼第230頁,第14字續丁孫
穰
黍𥟜已治者。从禾𧞻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然荘反頁碼第588頁,第6行,第1字述
黍𥟜巳治者。從禾襄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巳經擇治也,《詩》曰:『降福穰穰。』穰穰,多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汝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302頁,第3字許惟賢第570頁,第3字
黍𥞥巳治者。
段注巳治,謂巳治去其𥬡皮也。謂之穰者,莖在皮中如瓜瓤在瓜皮中也。《周頌》傳曰:穰穰,眾也。此叚借也。
从禾。襄聲。
段注汝羊切。十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穰穰,疊韻連語字。
穰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52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78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4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0頁,第1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79頁,第20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06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23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649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482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78頁,第2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86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35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208頁【補遺】第17083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567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09頁【崇文】第24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3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99頁,第6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63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687頁,第10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