碧字详情
碧
碧字概述
〔碧〕字拼音是(bì),部首是石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碧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珀、石”,五行属水。
〔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从石,白声。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。
〔碧〕字仓颉码是MAMR,五笔是GRDF,四角号码是16602,郑码是CNG,中文电码是4310,区位码是1744。
〔碧〕字的UNICODE是U+78A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887,UTF-32:000078A7,UTF-8:E7 A2 A7。
〔碧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050,属常用字。
〔碧〕字异体字是𤫅、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95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33頁,第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92頁,第28字
音《廣韻》:彼役切;《集韻》:兵役切;《韻會》:兵亦切,𡘋音筆。《說文》:石之靑美者。《山海經》:高山多靑碧。【郭註】亦玉類也。今會稽縣東山出碧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珊瑚碧樹。【註】崐崘山有碧樹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綠碧紫英。【註】碧有縹碧、有綠碧。
义又,《增韻》:碧,深靑色。唐官制,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:《竹書紀年》惠成王七年,雨碧於郢。
义又,《度人經》碧落。【註】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,是云碧落。
义又,姓。明洪武中訓導碧潭。
注解
〔碧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碧〕字拼音是b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珀、石。
〔碧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玉,从石,白声。本义是青绿色的玉石。
〔碧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青绿色的玉石⑵ 青绿色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兵尺切頁碼第10頁,第21字續丁孫
碧
石之青美者。从玉、石,白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从玉、石者,似玉之石也。碧色青白,故从白。云白聲者,以形聲苞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一反切彼力反頁碼第53頁,第2行,第1字述
石之青美者。從玉、石,白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莊子》萇弘死於蜀,埋其血三年化爲碧。臣以爲道家云積精成青碧,亦精氣之所爲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上反切兵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67頁,第4字許惟賢第28頁,第6字
石之靑美者。
段注《西山經》。高山其下多靑碧。傳。碧亦玉類也。《淮南書》。崑崙有碧樹。注碧,靑石也。劉逵,常璩,郭樸皆曰:越巂會無縣《東山》出碧。
从王石。白聲。
段注从玉石者,似玉之石也。碧色靑白。金尅木之色也。故从白。云白聲者,以形聲苞會意。兵彳切。古意在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或即石青,或即翡翠,皆未可知。
或即石青,或即翡翠,皆未可知。
白话解释
碧,极美的青石。字形采用“玉、石”作边旁,“白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玉、石,白聲。從「玉」、「石」,指其材質;「白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皆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碧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8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5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頁,第1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4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8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05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4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頁,第2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28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41頁【補遺】第1618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83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8頁【崇文】第1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4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2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289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8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