疰字详情

zhùㄓㄨˋ
三级汉字通用字

疒部

10画

5

10画 (疰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KYG

TSC

00114

4020

8070

U 75B0

UYGD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疰字概述

〔疰〕字拼音是(zhù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10画

〔疰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主”,五行属金。

〔疰〕字仓颉码是KYG,五笔是UYGD,四角号码是00114,郑码是TSC,中文电码是4020,区位码是8070

〔疰〕字的UNICODE是U+75B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28,UTF-32:000075B0,UTF-8:E7 96 B0。

〔疰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042

〔疰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zhùㄓㄨˋ

基本解释

〔~夏〕a.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,症状是微热食少,身倦肢软,渐见消瘦;b.方言,苦夏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有灌注和久住之意,多指具有传染性和病程长的慢性病,主要指劳瘵 。
chronic infectious disease;
疰忤(中医病名。犹中恶);疰夏(中医学名词。通常指夏季身倦、体热、食少等症状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45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770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724頁,第21

唐韻》:之戍切;《集韻》:朱戍切,𡘋音註。博雅》:疰,病也。

注解

〔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疰〕字拼音是zhù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主

〔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ù] ⑴ 〔~夏〕a.中医指发于夏令的季节性疾病,症状是微热食少,身倦肢软,渐见消瘦;b.方言,苦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