疤字详情

ㄅㄚ
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

疒部

9画

4

9画 (疤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KAU

TYIA

00117

4002

1644

U 75A4

UCV

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提、横折、竖、横、竖弯钩

疤字概述

〔疤〕字拼音是(bā),部首是疒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疤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疒、巴”,五行属水。

〔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巴声。从“疒”表示与疾病有关。本义是疮疤。

〔疤〕字仓颉码是KAU,五笔是UCV,四角号码是00117,郑码是TYIA,中文电码是4002,区位码是1644

〔疤〕字的UNICODE是U+75A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0116,UTF-32:000075A4,UTF-8:E7 96 A4。

〔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1628,属常用字

〔疤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ㄅㄚ

基本解释

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。伤~。疮~。~痕。
器物上像疤的痕迹。坛子磕了一个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巴声。从“”表示与疾病有关。本义:疮疤。
2.同本义 。
scab; scar;
伤疤;疮疤
3.器物上像疤的痕迹 。
mark; trace;
盆上有个疤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844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769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724頁,第1

集韻》:邦加切,音巴 —— 筋節病。

又,《正字通》:瘡痕曰疤,本作瘢。

注解

〔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

〔疤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巴

〔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疒( chuáng ),巴声。从“疒”表示与疾病有关。本义是疮疤。

〔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ā] ⑴ 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⑵ 器物上像疤的痕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