犮字详情

ㄅㄚˊ

又部

5画

1

5画 (犮)

半包围结构

IKK IKE

GDXS

43407

U 72AE

DCU 86 、 DCYI 98

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点

犮字概述

〔犮〕字拼音是(bá),部首是又部,总笔画是5画

〔犮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友、丶”或“犬、丿”或“𠂇、乂、丶”。

〔犮〕字仓颉码是IKK IKE,五笔是DCU86,DCYI98,四角号码是43407,郑码是GDXS

〔犮〕字的UNICODE是U+72A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9358,UTF-32:000072AE,UTF-8:E7 8A AE。

〔犮〕字异体字是𡗜

汉字解释

ㄅㄚˊ

基本解释

犬跑的样子。《説文•犬部》:“犮,走犬皃。”
同“”。踩;踏;登。《玉篇•犬部》:“犮,與跋同。”
通“”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泰部》:“犮,叚借為拔。”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下 部首:犬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688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706頁,第1

標點整理本: 第659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蒲撥切,音跋。說文》:走犬貌,从犬而丿之,曳其足則刺犮也。

又,《周禮・秋官》:赤犮氏。【註】赤犮,猶言捇拔也,主除蟲豸自埋者。【疏】捇拔,除去之也。【釋文】犮,徐音拔畔反,劉音房末反。

注解

〔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犬部

〔犮〕字拼音是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犬、丿、!、𠂇、乂、丶、!、友、丶

〔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bá] ⑴ 犬跑的样子。《説文•犬部》:“犮,走犬皃。”⑵ 同“跋”。踩;踏;登。《玉篇•犬部》:“犮,與跋同。”⑶ 通“拔”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泰部》:“犮,叚借為拔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蒲撥切頁碼330頁,第22

異體

犮走犬皃。从犬而丿之。曳其足,則剌犮也。

附注段玉裁改作:「犬走皃。」並注:「剌犮,行皃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九反切蒲撥反頁碼810頁,第3行,第2

犮走犬皃。從犬而丿之。曳其足,則剌犮也。

鍇注臣鍇曰:「祓、茇、𢇷、跋從此,指事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上反切蒲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99頁,第4許惟賢830頁,第3

犮犬走皃。

段注依篇。韵訂。

从犬而丿之。曳其足則剌犮也。

段注丿余制切。抴也。抴,引也。剌犮,行皃。剌音辣。犮與𣥠音義同。𣥠下曰:足剌𣥠也。蒲撥切。十五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急走而匆促也。《說文》又有跋䟺字,義同。

犮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650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822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626頁
4說文校箋第421頁,第13字
5說文考正第392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416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242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847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2087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258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408頁,第4字
12說文注箋第3384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9781頁【補遺】第17486頁
14通訓定聲第272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848頁【崇文】第3389頁
16說文句讀第1357頁
17說文新證第750頁,第2字
18章授筆記第408頁,第5字
19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588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934頁,第2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