灟字详情

𭗱

zhúㄓㄨˊ

氵部

24画

21

25画 (灟)

左右结构

ESEI

VXRI

37127

U 705F

INIJ

点、点、提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撇、横折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点

灟字概述

〔灟〕字拼音是(zhú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24画

〔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屬”。

〔灟〕字仓颉码是ESEI,五笔是INIJ,四角号码是37127,郑码是VXRI

〔灟〕字的UNICODE是U+705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767,UTF-32:0000705F,UTF-8:E7 81 9F。

汉字解释

zhúㄓㄨˊ

基本解释

泪水。
灌注:“水潦~焉。”
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79頁,第21

同文書局本: 第664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613頁,第11

集韻》:朱欲切,音燭。博雅》:灟灟,恭也。禮・祭義》作屬屬。

又,《淮南子・天文訓》:馮馮翼翼,洞洞灟灟,故曰大昭。【註】馮、翼,洞、灟,無形之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珠玉切,音瘃 —— 目汁。

注解

〔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灟〕字拼音是zh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屬

〔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ú] ⑴ 泪水。⑵ 灌注:“水潦~焉。”⑶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