潗字详情

𭗱

ㄐㄧˊ

氵部

15画

12

16画 (潗)

左右结构

EOGD

VNF

30194

U 6F57

IWYS

点、点、提、撇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潗字概述

〔潗〕字拼音是(jí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潗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集”。

〔潗〕字仓颉码是EOGD,五笔是IWYS,四角号码是30194,郑码是VNF

〔潗〕字的UNICODE是U+6F5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503,UTF-32:00006F57,UTF-8:E6 BD 97。

〔潗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ㄐㄧˊ

基本解释

〔~㵫〕水沸腾声。
〔湁( chì )~〕见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45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649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597頁,第4

廣韻》:子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卽入切,𡘋音㗱 —— 泉出也。一曰水瀵也。

又,湁潗,水微轉細通貌。司馬相如〈上林賦〉:湁潗鼎沸。

又,潗㵫,沸聲。木華〈海賦〉:澒濘潗㵫。

又,《集韻》:七入切,音緝 —— 義同。

或作唼、緝,《石鼓文》作㴕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82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54

《木華・海賦》澒濘潗㵫。

謹照原文澒改㴿。

注解

〔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潗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集

〔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í] ⑴ 〔~㵫〕水沸腾声。⑵ 〔湁( chì )~〕见“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