溷字详情
溷
溷字概述
〔溷〕字拼音是(hù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圂”,五行属水。
〔溷〕字造字法是“混”的异体字) (形声。从水,圂( hùn )声。本义是混浊。
〔溷〕字仓颉码是EWMO,五笔是ILEY86,ILGE98,四角号码是36100,郑码是VJGQ,中文电码是3311,区位码是6867。
〔溷〕字的UNICODE是U+6EB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343,UTF-32:00006EB7,UTF-8:E6 BA B7。
〔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576。
〔溷〕字异体字是圂、混、𢒤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28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41頁,第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8頁,第35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胡困切,音慁。《說文》:亂也。一曰水濁。屈原〈離騷〉:世溷濁而不分。
义又,穢也。《禮・少儀》:君子不食溷餘。【註】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。
义又,厠也。《晉書・左思傳》:門庭藩溷,皆著紙筆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戸袞切,音混。又,胡慣切,音患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胡昆切,音魂 —— 鬱熱也。宋玉〈風賦〉:憞溷鬱邑。【註】憞溷,煩濁貌。一曰熱鬱貌。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77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37字
《禮・少儀》君子不食溷餘。〔註〕謂犬豕之屬,食米穀者也。
謹按少儀原文君子不食圂腴。圂字無水旁。腴亦不作餘。查儀禮旣夕禮鄭註圂作溷。今改爲與圂通。禮少儀君子不食圂腴。禮旣夕禮鄭註圂作溷。
注解
〔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溷〕字拼音是h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圂。
〔溷〕字造字法是“混”的异体字) (形声。从水,圂( hùn )声。本义是混浊。
〔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n] ⑴ 肮脏,混浊:“世~浊而莫余知兮”。⑵ 厕所:“中丞匿于~藩以免”。⑶ 猪圈:“后产子,捐于猪~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困切頁碼第368頁,第5字續丁孫
溷
亂也。一曰水濁皃。从水圂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胡頓反頁碼第901頁,第3行,第1字述
亂也。一曰水濁皃。從水圂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199頁,第4字許惟賢第957頁,第4字
亂也。
段注《離騷》。世溷濁而不分兮。王曰:溷,亂也。濁,貪也。
一曰水濁皃。
段注此別一義。今人不分。
从水。圂聲。
段注胡困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水濁曰溷。
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7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7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8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8頁,第2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02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16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30頁,第4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44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9頁,第2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2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79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928頁【補遺】第1765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213頁,第6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61頁【崇文】第384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6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5頁,第1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08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21頁,第8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