混字详情
混
混字概述
〔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ùn、hún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昆”,五行属水。
〔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昆声。本义是水势盛大。
〔混〕字仓颉码是EAPP,五笔是IJXX,四角号码是36112,郑码是VKRR,中文电码是3236,区位码是2776。
〔混〕字的UNICODE是U+6DF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51,UTF-32:00006DF7,UTF-8:E6 B7 B7。
〔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420,属常用字。
〔混〕字异体字是崑、渾、溷、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08頁,第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2頁,第14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79頁,第1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本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戸袞切,𡘋音倱。《說文》:豐流也。一曰雜流。或作渾。
义又,混沌,元氣未分也。老子《道德經》: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胡昆切,音䰟 —— 人名。漢有屬國公孫昆邪,或作混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公渾切,音昆 —— 混夷,西戎名。或作緄,通作昆。《詩・大雅》:混夷駾矣。
义又,同「崑」。《周禮》〔註〕:混淪,卽崑崙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古本切,音袞 —— 與滾同,大水流貌。《孟子》:原泉混混。
注解
〔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ùn、hú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昆。
〔混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昆声。本义是水势盛大。
〔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ùn] ⑴ 搀杂在一起⑵ 乱,胡乱⑶ 蒙,充⑷ 苟且度过㈡ [hún] ⑴ 同“浑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本切頁碼第365頁,第33字續丁孫
混
豐流也。从水昆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古論反頁碼第896頁,第4行,第1字述
豐流也。從水昆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胡本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183頁,第3字許惟賢第950頁,第1字
豐流也。
段注盛滿之流也。《孟子》曰:源泉混混。古音讀如衮。俗字作滚。《山海經》曰:其源渾渾泡泡。郭云:水濆涌也。衮咆二音。渾渾者,假借渾爲混也。今俗讀戶衮、胡困二切。訓爲水濁。訓爲雜亂。此用混爲溷也。《說文》混,溷義別。
从水。昆聲。
段注胡本切。十三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混亂當作溷。
混濁乃溷之借。
混亂=溷亂。混本義為豐流,「源泉混混」,乃本義也。
混亂當作溷。
白话解释
混,多条溪水合流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昆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字形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昆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,楷書作混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混」。
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23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20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9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74頁,第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36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90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694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39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26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87頁,第2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58頁,第1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85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862頁【補遺】第1764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99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56頁【崇文】第38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4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2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80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01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