渡字详情
渡
渡字概述
〔渡〕字拼音是(dù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度”,五行属水。
〔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度声。本义是渡过,过水。
〔渡〕字仓颉码是EITE,五笔是IYAC86,IOAC98,四角号码是30147,郑码是VTEX,中文电码是3256,区位码是2241。
〔渡〕字的UNICODE是U+6E2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8193,UTF-32:00006E21,UTF-8:E6 B8 A1。
〔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765,属常用字。
〔渡〕字异体字是度、𣳥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512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34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81頁,第11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故切;《正韻》:獨故切,𡘋音度。《說文》:濟也。《廣雅》:去也、通也。
义又,通作度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度江河亡維楫。《集韻》或作𣳥。
注解
〔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渡〕字拼音是d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度。
〔渡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度声。本义是渡过,过水。
〔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ù] ⑴ 横过水面⑵ 由此到彼⑶ 转手,移交⑷ 过河的地方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故切頁碼第370頁,第26字續丁孫
渡
濟也。从水度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特路反頁碼第907頁,第7行,第1字述
濟也。從水度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221頁,第1字許惟賢第966頁,第7字
濟也。
段注上文濟篆下無此義。此補見。《邶風傳》曰:濟,渡也。《方言》曰:過度謂之涉濟。凡過其處皆曰渡。假借多作度。天體三百六十五度。謂所過者三百六十五也。
从水。度聲。
段注徒故切。五部。
白话解释
渡,济,过河。字形采用“水”作边旁,“度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、篆文之字形皆係從水、度聲。從水,表示與水相關;度聲,表示音讀。隸變作、楷定作渡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渡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33頁,第1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936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0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83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42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16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743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48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363頁,第5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92頁,第7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67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914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1013頁【補遺】第1767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6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971頁【崇文】第388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79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157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030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