浘字概述
〔浘〕字拼音是(wěi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尾”。
〔浘〕字仓颉码是ESHU,五笔是INTN86,INEN98,四角号码是37114,郑码是VXMH。
〔浘〕字的UNICODE是U+6D5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992,UTF-32:00006D58,UTF-8:E6 B5 98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88頁,第15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23頁,第2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70頁,第21字
音《廣韻》:無匪切;《集韻》:武匪切,𡘋音尾 —— 浘𤁵,海洩。《莊子・秋水篇》作尾閭。
义又,水流貌。與浼同。《詩・邶風》河水浼浼,《韓詩》作河水浘浘。
义又,《類篇》:一曰泉底。
注解
〔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浘〕字拼音是wě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尾。
〔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ěi] ⑴ 〔~~〕(水)盛大,如“河水~~”。⑵ 〔~𤁵〕古同“尾闾”,古代传说是海水泄漏的地方,即海水从这里流出去。⑶ 泉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