惟字详情
惟
惟字概述
〔惟〕字拼音是(wéi),部首是忄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惟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忄、隹”,五行属土。
〔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隹( zhuī )声。本义是思考;思念。
〔惟〕字仓颉码是POG,五笔是NWYG,四角号码是90015,郑码是UNI,中文电码是1919,区位码是4609。
〔惟〕字的UNICODE是U+60D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4799,UTF-32:000060DF,UTF-8:E6 83 9F。
〔惟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444。
〔惟〕字异体字是唯、隹、𢛧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35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91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6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:以追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夷隹切,𡘋音維。《說文》:凡思也。从心,隹聲。《玉篇》:有也、爲也、謀也、伊也。
义又,語辭也。毛晃曰:有是惟之惟,書濟河惟兗州之類。有思惟之惟,書視遠惟明,詩載謀載惟之類。有惟獨之惟。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《正韻》:無非切,音微 —— 義同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从心,隹聲,則梁韻弋隹切;《唐韻》以追切,宋韻夷隹切,𡘋切喩母也。獨《正韻》竟作無非切,則切微母矣。
注解
〔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惟〕字拼音是wé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忄、隹。
〔惟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心,隹( zhuī )声。本义是思考;思念。
〔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éi] ⑴ 单,只⑵ 但是⑶ 文言助词,常用于句首⑷ 想,思考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追切頁碼第351頁,第22字續丁孫
惟
異體𢛧
凡思也。从心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與追反頁碼第854頁,第3行,第1字述
思也。從心隹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以追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018頁,第1字許惟賢第881頁,第6字
凡思也。
段注《方言》曰:惟,思也。又曰:惟,凡思也。慮,謀思也。願,欲思也。念,常思也。許本之曰:惟,凡思也。念,常思也。懷,念思也。想,冀思也。思部慮,謀思也。凡許書分部遠隔,而文理參五可以合觀者視此。凡思,謂浮泛之思。《生民》。載謀載惟。箋云:諏謀其日。思念其禮。按經傳多用爲發語之詞。《毛詩》皆作維。《論語》皆作唯。古文《尙書》皆作惟。今文《尙書》皆作維。古文《尙書》作惟者,唐石經之類可證也。今文尚書作維者,漢石經殘字可證也。俗本《匡謬正俗》乃互易之。大誤。又《魯詩》作惟,與《毛詩》作維不同。亦見漢石經殘字。
从心。隹聲。
段注以追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凡思也,普遍之思。
白话解释
惟,思考的总称。字形采用“心”作边旁,采用“隹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金文及戰國文字的形構作從心、唯聲;從篆文到隸書、楷書,則作從心、隹聲;以音同音近的聲符相代換,乃文字衍化之通例,並不影響字義。從心,表示與心境相關;隹聲,表示音讀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惟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693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75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66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450頁,第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17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509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568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11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219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75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435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360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0344頁【補遺】第1757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395頁,第5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95頁【崇文】第357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450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31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八冊,第985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984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