毵字详情

sānㄙㄢ
三级汉字通用字

毛部

12画

8

15画 (毿)

左右结构

IHHQU

ZSPM

22214

8633

7507

U 6BF5

毿

CDEN 86 、 CDEE 98

撇折、点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撇、撇、撇、横、横、竖弯钩

毵字概述

〔毵〕字拼音是(sān),部首是毛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毵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参、毛”,五行属金。

〔毵〕字仓颉码是IHHQU,五笔是CDEN86,CDEE98,四角号码是22214,郑码是ZSPM,中文电码是8633,区位码是7507

〔毵〕字的UNICODE是U+6BF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637,UTF-32:00006BF5,UTF-8:E6 AF B5。

〔毵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454

〔毵〕字异体字是毿𣮟𣯶𣯺

汉字解释

毿
sānㄙㄢ

基本解释

〔~~〕形容毛发、枝条等细长的样子。
(毿)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毿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下 部首:毛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423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595頁,第37

標點整理本: 第545頁,第30

玉篇》:先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蘇含切,𡘋音鬖 —— 毛長貌。詩・陳風》值其鷺羽〔疏〕:白鷺靑脚,高尺七八寸,頭上有毛十數枚,長尺餘,毿毿然與衆毛異。

注解

〔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下,康熙部首是毛部

〔毿〕字拼音是s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參、毛

〔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ān] ⑴ 见“毵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