榶字详情

𭗱

tángㄊㄤˊ

木部

14画

10

14画 (榶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ILR

FTXJ

40965

U 69B6

SYVK 86 、 SOVK 98

横、竖、撇、点、点、横、撇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

榶字概述

〔榶〕字拼音是(táng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唐”。

〔榶〕字仓颉码是DILR,五笔是SYVK86,SOVK98,四角号码是40965,郑码是FTXJ

〔榶〕字的UNICODE是U+69B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7062,UTF-32:000069B6,UTF-8:E6 A6 B6。

汉字解释

tángㄊㄤˊ

基本解释

〔~棣( dì )〕又作“唐棣”,一种树。
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299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544頁,第26

標點整理本: 第490頁,第25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徒郎切,音唐 —— 木名,棣也。一名栘。廣韻》引《爾雅》「唐棣,栘」,不从木。

又,椀也。荀子・正論篇》:魯人以榶,衞人用柯,齊人用一革。【註】盌謂之榶,盂謂之柯。

注解

〔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榶〕字拼音是tá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唐

〔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táng] ⑴ 〔~棣( dì )〕又作“唐棣”,一种树。⑵ 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