暇字详情

xiáㄒㄧㄚˊ
一级汉字次常用字通用字

日部

13画

9

13画 (暇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ARSE

KXXX

67047

2538

4730

U 6687

JNHC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折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捺

暇字概述

〔暇〕字拼音是(xiá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暇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叚”,五行属木。

〔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叚( xiá )声。本义是空闲,闲暇。

〔暇〕字仓颉码是ARSE,五笔是JNHC,四角号码是67047,郑码是KXXX,中文电码是2538,区位码是4730

〔暇〕字的UNICODE是U+668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6247,UTF-32:00006687,UTF-8:E6 9A 87。

〔暇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一级字表中,序号2910,属次常用字

汉字解释

xiáㄒㄧㄚˊ

基本解释

空闲,没有事的时候。得~。闲~。无~。应接不~。目不~接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(形声。从日,叚( xiá )声。本义:空闲,闲暇) 同本义。
freetime; leisure time;
暇,闲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不敢自暇自逸。 —— 《书·无逸》好以瑕。 —— 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救亡不暇,安得王哉? —— 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下》安得使予多暇日,又多闲由
2.—— 龚自珍《病梅馆记》
将吊不暇。 —— 《国语·晋语》炊不暇熟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暇时;暇刻(空闲的时间);暇晷(空闲的时日);暇景(空闲的时光)
形容词
1.悠闲。
leisurely and carefree;
久之,且似瞑,意暇甚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暇裕(悠闲不迫);暇适(闲暇舒适)
2.从容,不慌不忙,大方自如。
unhurried;
谢便起舞,神意甚暇。 —— 清· 魏源《默觚下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87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497頁,第36

標點整理本: 第444頁,第8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胡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亥駕切,𡘋音夏。說文》:閑也。書・酒誥》:不敢自暇自逸。【傳】不敢自寬暇、自逸豫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,謂之夏,周鄭之閒謂之暇。【註】暇音賈。

又,與假同。王粲〈登樓賦〉:聊暇日以銷憂。【註】暇,古雅反 —— 或作假。

又,《韻補》叶後五切。詩・小雅》:迨我暇矣,飮此湑矣。毛詩古音考》:暇音甫。

又,叶胡故切。張衡〈東京賦〉:因秦宮室,據其府庫;作洛之制,我則未暇。

注解

〔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暇〕字拼音是xiá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叚

〔暇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日,叚( xiá )声。本义是空闲,闲暇。

〔暇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á] ⑴ 空闲,没有事的时候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胡嫁切頁碼217頁,第8

暇閑也。从日叚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古假、暇通用。假訓大,故包閒暇之義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三反切限乍反頁碼554頁,第3行,第2

暇閑也。從日叚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七上反切胡嫁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221頁,第4許惟賢537頁,第3

暇閒也。

段注各本作閑。俗字也。今正。《酒誥》曰:不敢自暇自逸。古多借假爲暇。《周書・多方》。天惟須夏之子孫。鄭云:夏之言假。《大雅・皇矣》、《周頌》武二箋皆作須假。而孔本作暇。《孫卿子》。其爲人也多假日。其出人不遠也。賈逵《國語》注。假,閒也。《登樓賦》。𦕼假日以銷憂。李善云:假或爲暇。引《楚辭》𦕼暇日以消時。可見古假暇通用。假訓大。故包閒暇之義。《匡謬正俗》似未識此意。

从日。叚聲。

段注胡嫁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
白话解释

暇,空闲。字形采用“日”作边旁,“叚”是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暇,從日、叚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暇,閒也。」段注:「各本作閑,俗字也。今正。古假、暇通用,假訓大,故包閒暇之義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

暇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27頁,第5字
2陳昌治本第550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423頁
4說文校箋第275頁,第8字
5說文考正第264頁,第10字
6說文今釋第950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1640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519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40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68頁,第28字
11標注說文第272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220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6822頁【補遺】第17016頁
14通訓定聲第1789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578頁【崇文】第2309頁
16說文句讀第882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416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655頁,第6字